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尹文凤1 尹文刚2 纪美菊3
[导读] 体育运动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尹文凤1  尹文刚2  纪美菊3
        1、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竞技体育学校  山东省潍坊市  262600   2、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3、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  山东省潍坊市  261011
        摘要:体育运动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些初中的体育课运动强度较高,内容不够,少部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影响其体育素养的提升。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动参与度;策略
        1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是认识活动中的一个,指的是主动性的行为表现,不仅如此,主动性还是主体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主动参与,并不是指在体育课堂中师生之间的问答形式,而是指可以促进中学生在思维等方面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实现。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我国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生理健康方面的发展。
        除此之外,它还能够促使我国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有助于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及发展。总之,结合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提高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2.1营造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进而主动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与实践当中。同样,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既能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又能迅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进而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自我认知和独立人格意识,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和谐的关系中,学生能体会到尊重并感到放松,这对于提高其运动主动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着力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尽全力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进行交流并指导其参与体育运动,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其主动性自然能够得到提高[1]。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语言的把握,要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代替严肃的语言,减少初中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和对体育的抗拒情绪,从而起到提高其主动参与意识的作用。
        2.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长此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对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教授进行重视,严重忽略了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主动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严重影响整体的体育教学成效的提高。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当对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进行用心的完善与优化。首先,教师在体育课堂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融会贯通,从而促使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牵涉的内容更加具体与全面,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开展中。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应当注意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元化,从而使得生硬、枯燥的体育活动增添一丝趣色彩。
        例如,教师在进行乒乓球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先将有关乒乓球的理论知识进行细致地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对于乒乓球的规则以及需要注重的细节具有初步的认知与了解,然后再进行动作的分解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分成一组开展乒乓球对战赛,从而把激烈的比赛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激发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有效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2.3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以跑步为例,跑步是进行体育训练之前的热身活动,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活动筋骨。但跑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所以教师要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跑步的趣味性。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励,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锻炼;还可以把学生分成男女混合的几个小组,每组人数相等,让学生按组完成接力跑,最后一名接受俯卧撑或仰卧起坐的处罚。初中生有了一定的团体意识,每个人都不想拖团队的后腿,想要帮助小组胜出,所以他们就会尽全力参与到小组比赛当中,这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再以篮球教学为例,简单枯燥的投篮训练可能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投篮准确度竞赛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因为初中阶段的男生有了一定的自尊心,比较爱面子,喜欢争强好胜,对于含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会有更高的参与积极性。
        2.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这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起来。在这个前提下再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教材所具有的价值,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初步建立动作的表象,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进行体育练习的过程中,要将教材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起来,采用分层次的体育练习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练习效果。不仅如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并安排相应的任务,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2.5倡导合作,以合作促进主动参与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强调教师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意识,还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合作素养。事实上,引导学生合作参与学习与实践,是培养其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就体育课程来说,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相对轻松地掌握运动技巧,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学习、运动自信,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来。然而在过去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并未对团结合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因此教师应大力倡导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自由组成合作小组,使具有同一运动兴趣的学生一起对某项运动展开深入探究。通过合作探究与实践,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会更加扎实,并收获多重运动快乐,其运动兴趣必然会提高,也便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其体育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主动参与度,是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初中体育教师应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学科教学的真实需要出发,摒弃传统观念并走出刻板思维模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多种教学策略,以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师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与实践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中来,使其在深度参与中加深对体育学科的魅力与学习价值的理解,最终借助良性循环提高其对后续其他体育活动的参与力度,使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正确理念,为其终身发展、素养提升奠定健康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海江.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的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9(1):88.
        [2]何侦.简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措施[J].运动,2019(22):110.
        [3]安振华.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23):146.
        [4]袁爱民.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1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