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尹文刚1 尹文凤2 纪美菊3
[导读] 新课改全面推进背景下,学校各学科教学活动均展开相应调整、改进
        尹文刚1  尹文凤2  纪美菊3
        1、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261000   2、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竞技体育学校 262600  3、山东省潍坊第八中学261011
        摘要:新课改全面推进背景下,学校各学科教学活动均展开相应调整、改进,以此同新课改要求相符。此背景下,体育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日渐提升,要求教师也需注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借助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兴趣,推动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运用策略
        1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1.1提升体育课堂知识趣味性,调动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热情
        正如本文开篇所分析和指出的那样,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一般的体育运动,其还表现出足够的趣味性,有鉴于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体育游戏对于教学活动的意义,并设计同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体育游戏,通过将之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中不再产生枯燥感,并且可以调动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产生足够的学习热情,其身体机能以及意志品质将得到全面地锻炼和提高。
        1.2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开始树立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时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由于长时间文化课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得不到释放,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加上考试更增加了学生压力,使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恐惧、逆反的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得到放松,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快乐的氛围中学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还可以通过教师的鼓励收获自信,劳逸结合,让学生适当的放松心态,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3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伴随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众多初中体育教学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此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产生根本性改变,并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要求教师需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引入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教师将体育游戏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即为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在此教学模式下,可将游戏特点加以充分应用,推动学生竞争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养成,教师还可组织小组合作游戏形式,可于激发学生潜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并逐渐将体育意识同学生潜意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完善体育游戏教学基础设施,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
        体育运动游戏对于开展初中学生体育游戏教学而言,可以大大增加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一种趣味性,多样化。广州市海珠区中大附中的学校领导在体育运动游戏场所的实施中给予很大的关注度,加强体育运动游戏场所的运行和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场馆的保护确保该校师生有充足的运动场地可以展开学校体育运动游戏。另外,提高在校学生对于学校体育游戏课堂的喜爱,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同时,强大该校教师队伍建设,吸取体育娱乐专业的人才的丰富经验,对新型的体育娱乐教学理念做到教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参与各种体育娱乐游戏活动来全面性地培养他们的各种体育娱乐学习活动兴趣。
        2.2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方案
        初中体育教师在每学期正式授课之前,应当通过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教师,来做到对班级学生学情的准确了解,唯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时能够更具针对性,所设计的体育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

举例而言,初中生对于综艺节目有着强烈的喜好,体育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情况,根据《跑男》这一综艺节目为学生设计“撕名牌”这一体育游戏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将会因为观看过这一综艺节目而对教师所设计的这一体育游戏活动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由此最终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体育基础状况存在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活动形式,这样一来,将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获得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2.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需以学生兴趣点、教学内容为参考,完成体育游戏内容的合理设计,引导学生可借助游戏的参与实现自身学习热情的激发,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以“耐力训练”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仅以单一的长跑方式完成学生耐力的训练,此种教学方式易导致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致使学生体育活动难以顺利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参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兴趣,挑选同自身耐力训练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应结合学生所选择项目完成趣味游戏的设计,如学生所选择体育项目为足球,此时,教师便可设置“足球大接力”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中,教师可先完成学生小组的划分,各组发放1个足球,学生在教师发出“开始”口令后,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学生应借助运球的方式,绕操场跑步1圈,学生完成1圈操场跑步后,随即返回起点位置将足球传递至下一位学生手中,依次展开运球跑游戏,至小组中最后一名学生完成绕圈跑后,耗时最短小组为获胜组。教师借助此种趣味游戏活动的设置,可实现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兴趣的有效调动。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则会将自身更多的注意力应用至如何运好球及借助怎样技巧的应用才可获胜中,对绕操场跑1圈的疲惫感并未予以关注,借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耐力的提升。
        2.4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海珠区中大附中体育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学生之间的区别,实现学习与娱乐的真正融合,而且结合运动与放松,以确保能腾出时间来发展体育游戏。同时,教师需要在实际教育中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以把握更多类型的游戏,学习科学有效的组织方法,营造体育游戏的教学的前景,并努力动员学生加入体育游戏中。
        2.5分组游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体育课堂中,组织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但是常规的游戏教学多数为统一的游戏,即全班组织同一个游戏,学生一起参加。如此一来,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改革游戏方法,进行分组游戏。例如,在开展游戏教学中,教师需先掌握学生的运动特点,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或是学生的兴趣,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在一个组里讨论运动技巧,共同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运动的了解,提高个人见解。又如在初中开始时,一些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兴趣,给学生分组。再如一些学生爱打羽毛球,有的同学爱踢足球,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自由活动阶段让有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集体训练,同时向教师请教运动技巧。只有依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教学,才能为其打造一个更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论
        体育游戏不仅是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方法,也是组织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体育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活跃教学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综合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必须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积极将体育游戏合理、有效地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参考文献:
        [1]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0.
        [2]王莹侠.关于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可成长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7(3):70-72.
        [3]钟荷花.新课标准下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体育教育2020,6(7):22-24.
        [4]王北生,任青华.“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9):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