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丽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微课是新时代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1]或技能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微视频。针对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活动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充分合理的运用微课手段,突出教学重难点,既生动直观,又简单明了,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认知需求,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给幼儿呈现一个不一样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美术活动、运用、反思
一、微课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意义
微课的核心组成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视频或片段,也叫微视频。它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使用方便,针对性强等特点。它的目标单一明确,时间较短,内容生动形象,主题突出,播放形式多样,鼓励幼儿以自主学习为主。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和艺术欣赏三个部分。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习得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是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所在。
(一)微课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针对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时间短,对环境依赖大,以兴趣为主[2]等年龄特点,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借助微视频的手段,能够成功吸引幼儿的注意。通过使用微视频,能够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的目标在内容中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帮助幼儿习得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开展中班手工活动《美丽的纸盘鱼》时,就可以通过播放微视频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制作纸盘鱼时准备材料有哪些、制作的步骤、制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最后多样作品的欣赏。以幼儿喜爱的动画形式去开展,做到动静结合,更易被幼儿接受。既习得了如何制作纸盘鱼的方法,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微课更便于教师的课前准备
开展任何一堂美术活动,不管绘画、手工还是欣赏,都需要教师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教师不仅要设计课程思路,拟定活动目标,还要准备大量的操作材料供幼儿使用。在开展绘画和手工活动时,还需要教师现场示范一定的绘画方法、手工技巧等环节。不仅增加了幼儿等待和被动的时间,扼杀了幼儿的积极性,束缚了幼儿的思维,还增加了教师开展活动时的难度,不便于操作和实施,使活动更加繁琐复杂,费时费力。而微视频恰好可以解决这一困惑,教师可以在课前将美术活动的目标和重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录制下来,既可以省去现场示范所带来的不便,又能将重点清晰完整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小班美术绘画活动《美丽的烟花》中,需要以吹画的方式将颜料按一定的方向吹出漂亮的烟花。现场展示吹画,不仅不便于幼儿的观察,更不便于教师的示范操作。而在课前教师将吹画的方法用视频录制下来,将吹画的重点用特效标注出来,既生动有趣,又直观清晰。这样的形式还解决了幼儿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有的幼儿观察能力强,看一遍就学会了,有的幼儿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这时候就可以针对问题再放一次视频,不需要教师反复的示范讲解,省时省力。
(三)微课更利于美术活动的开展
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3]美。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削弱幼儿对美的积极性,不能丰富和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对美的认知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并有自己的审美标准。而美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如何让幼儿感受美的多样性,是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手段去展现的。现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适宜的视频片断裁切下来,编辑在一起,组成新的微视频,活用在美术活动中。充分的创造适宜的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体验与感受。
美术欣赏活动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是比较难的,首先需要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幼儿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其次,在欣赏过程中,需要让幼儿充分了解作品的历史来源与艺术特点,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
例如大班美术欣赏《铁画》活动,它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如果只是简单的播放图片,教师进行解说,并不能很好的让幼儿对铁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通过播放微视频的形式,可以生动的讲述铁画的悠久历史,渲染其迷人的魅力,并能让幼儿直观的看到铁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喜爱。
微课与美术活动的优化整合,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美术的完美融合。微课生动直观、声貌并用的表现形式,精简便捷的使用方式以及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在美术活动中都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微课在美术活动中引发的反思
(一)教师要充分合理的运用微视频的手段
微课不是仅仅只是个短小的视频,而是根据活动需要,通过录制视频、添加声音、编辑组合、剪裁制作等技能技巧融合在一起的,符合该美术活动目标的微视频。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制作软件,添加箭头、圆圈、放大缩小、渐入渐出等相关功能,将视频更符合美术活动的需要。
例如大班绘画活动《魔术狂想曲》中,是在绘画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变魔术的兴趣。通过微视频,可以将制作魔法道具的步骤很清楚的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且在每一个环节标注数字,便于幼儿记忆。在绘画过程中,不需要以及多余的部分例如涂色就可以直接跳过快进,节省时间。绘画时需要留白和涂满的地方,可以用圆圈等特效标志标注出来。当抽出魔术纸张时,需要向幼儿呈现从不同方向抽出魔术纸的效果,这时为了加深幼儿的印象,可以使用箭头标注抽出的方向。最后通过播放多样的魔术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通过一个5—10分钟的短小视频,就可以解决很多实施过程中不好处理的问题。但光使用微视频不让幼儿直接去触摸和操作,也是不合理的。一味的追求现代技能的展现,在不适宜或者根本不需要加入微视频的环节去使用,也是不恰当的。有时,让幼儿直接去操作,教师直接的示范讲述,可能比间接的感知更适合幼儿的需要。
例如在开展小班美术活动《认识颜色》时,需要幼儿认识红色和黄色。教师可以直接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物品,这能让幼儿更直观的认识颜色。当幼儿已经认识红色和黄色,教师可以请幼儿从生活中或者班级里找找哪些东西是红色的,哪些东西是黄色的,不仅巩固了幼儿对颜色的认知,还能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艺术魅力。而这时候使用微视频,只会将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不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最后只能是适得其反罢了。当然,微视频的使用和制作方法还有很多,如何使用,适不适合,还是需要教师的不断研究和实践。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时,幼儿教师能够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微课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并能合理、灵活的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是当前教育的要求和需要。
微课时代的来临,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能支撑才能更加优化于美术活动中。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微视频的使用中,仅仅停留在用手机或摄影机拍摄视频的阶段。对于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特效等环节,还不是很扎实。幼儿园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开展相关的教研学习活动,普及微视频软件的制作方法。让技术能力强的老师带头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互帮互助,团体学习。教师还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或书上搜寻相关的技能培训,结合自身实际,多多练习。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微课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融合,是符合当下教育发展规律的。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结合传统美术的特色,为幼儿开创一个别具风格的艺术盛宴。
[1]微课
http://baike.sogou.com/v74566411.htm?fromTitle=%E5%BE%AE%E8%AF%BE
[2]幼儿的学习特点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WeV-rVw44Vc0fb0QmlPuHf_lnoJ6yHppUv0zsV5B3a1bHa_0Y-ldCgwVjSUpp27XFx0_-U3XPJ1DGZtiVJ_V4BOq5q1ZtlGSxRccBTPBqLm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作者简介:罗智丽 女 1991.9 汉 安徽合肥人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 二级教师 本科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