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王解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政治思维能力
        王解
        河北易县中学   河北省   074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政治思维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把握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高中政治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
        (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
        近年来,高考政治命题动向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考查,但是,学生要想掌握政治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就必须有足够的政治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基于这样的认知,部分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时会过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采取了不太恰当的教学方式。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未能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而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重点知识,然后让学生迅速投入背诵记忆的环节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而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就意味着教师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但是,部分高中政治教师认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机会,并不能快速推进课程教学进度,而且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他们虽然意识到学生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倾向于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和指令发布,忽视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另外,有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虽然对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有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但是很少有教师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所以,从现阶段来看,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三)过度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求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解答相同难度的题目。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适合所有学生,教师没有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真正尝试对学生进行区别化教学或者分层教学的教师较少。在过度统一的教学模式中,常常出现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学习较强的学生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二、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重视课堂导入的方法运用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为了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建议对课堂导入的方法合理运用,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课堂导入的时候,要加强学生的想法探究,对不同的课程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导入,不要采用千篇一律的灌输式导入方法,这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学生基本上不会对此有较好的反馈,在课堂气氛的营造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课的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资源配置、对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导课,对市场的概念、资源配置的概念展开形象的解读,一方面对正确的、官方的概念进行导入,另一方面选择通俗易懂的案例来分析。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讲解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用品购买切入,学生对学习用品的需求量较高,因此资源配置过程中趋向于学生群体,市场的配置和调整则会导致商家在学校附近开设较多的文具店,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配置具有更高的针对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分析,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新闻资料上进行查找,不断提升学习的深度。课堂导入方法的调整,能够促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讲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大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意义深远。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
        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方面高度关注,这样才能在各类问题的解决上取得更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能够按照科学的视角来分析,要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应对考试。所以,教学过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社会保障》这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说到养老保险,则学生多少都会了解一些,他们会经常听到父母等长辈谈论这个话题。养老保险是我国的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了国家经济发展提出的有效举措。社会保障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提前预习,掌握好“五险一金”的具体内容,而且对社会保障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探讨,要确保《我国的社会保障》的资料准备充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对自己搜集的模块进行阐述,由此,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资料分享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重视课余时间自身素质的提高
        高中政治教学的体系正在不断健全,为了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在课余时间提升自身政治学科的教学素养,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学生在知识的复习力度上要不断加强,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开展回顾性的分析,由此能够在政治的知识内涵上不断优化,为长期学习、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很多知识的教学和分析,都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高中学生对每一个科目的学习,都是为了使自身的素养、自身的竞争力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不是单纯为了考试。所以,高中政治教学的理念,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得到更好的进步,为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尝试进行合理的区别化教学
        为了帮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也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获得相应的发展,政治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区别化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选择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对他们进行训练,使这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基础类的题目对他们进行训练,帮助这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每位学生在政治学习中都能够接触到适合自己实际能力的题目,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三、结语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需加强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促使学生在政治知识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上得到更好巩固。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育来完成,不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还造成教学问题不断加重,而且在日常的课程引导、学习能力锻炼上表现不足。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依据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注重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胡建仓.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实践[J].名师在线,2020(12):17-18.
        [2]陈慧.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J].百科知识,2020(09):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