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莎
兴仁市下山镇茅坪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之下,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质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在面对新课改提出的新的要求,意识到了英语课堂与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将主要围绕着主题课堂下,英语课堂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主题课堂;课外活动;设计与实践
一、走进主题教学
(一)什么是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教学精神和探究性课程设计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主题教学对教师对教学材料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灵活运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主题教学的模式下,教师按照学习内容的主题内容进行模块划分,既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也可以在单科教学中使教学的内容更加融会贯通。
(二)主题教学的意义
英语主题教学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只局限于英语课本知识学习的不足,突破了课本对教师与学生思维灵活度的限制,通过主题英语教学,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英语主题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活动,培养与发展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综合能力,而不是某个单一能力的培养。通过主题英语教学,可以把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几个层面的教学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英语素质。在主题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活动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实践运用中,把英语口语在互动中实现信息的交流。
二、主题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活动教学
(一)根据英语设定的主题,创设特定主题导入学习
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时,第一要基于学习的主题内容,教师通过提出特定的问题创设相关学习主题情境,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最基本的自我介绍时,可以创设情景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从别的学校或国家转学而来的学生,在新的学校融入学习环境中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有学生扮演本校学生的代表团进行新生的欢迎工作,交给学生学习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这三最基本的问候语。另外的学生则扮演学生转校的学生,学习回答问题的句式结构。在模拟轻松的对话中进行英语学习。
(二)师生互动学习,推动学习主题深化
在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导者,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是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究者、研发者。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在把握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学习英语构建新的英语知识体系,在已有知识体系之上,针对一个学习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在与教师的讨论互动中,带领学生领略新的英语知识结构,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2]。
(三)小组合作学习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小组划分进行主题教学。例如在学习我喜欢的某件事物时,可以教授学生本句话的英语句式结构,在学生掌握I like……这项结构时,让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自己小组喜欢的事物,可以是玩具,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动画片等等,并让小组为代表进行介绍。通过实际的小组讨论介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且学会对主题的运用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三、英语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打破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把英语学习方式扩展到课堂外的活动中去,在课外活动中,根据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以及教育者的教学需要,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引导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教学影响,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实际活动中,把英语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真能整掌握英语表达的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英语的教学提供有效地教学辅助。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
开展英语课外教学活动,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课外教学是教方式中的有效辅方式,但是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才逐渐被学校教育予以重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中国学习第二国语言的难点,除了要克服自身母语习惯之外,第二点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大环境中没有可以为我们提供英语口语训练的氛围。我们开一通过开展英语练习角,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英语表达的环境。因此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多数英语被称为哑巴英语,为了打破这一限制,在进行英语课堂知识的传授之后,相应的开展课后的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并且为学生创设一个主题英语口语表达训练的环境,在学生的香火沟通交流中,真正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双方的交流中,表达获取信息,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是学生的英语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生的自主自愿性为活动的前提,通过课外活动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及问题解决相关能力。
四、英语课外活动实践与设计
(一)课外活动的原则课外活动的目的,提前制定好相关活动的规则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体差异,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学生创设不同时间目标的课外活动,活动要完成的目标,需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跳一跳摘桃子,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3]。除此之外,课外教学活动仍然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坚持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新课改的内涵,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最后在制定活动环节时,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进行,在小学英语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学的英语能力相对较薄弱,在进课外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英语小短片的观看,教授学生好听的英文歌曲,引起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的语感和英语听力能力。
(二)英语课外活动实践设计
第一点,明确英语课外活动的目标,英语课外活动目标是为了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提升综合能力,是激励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第二点,明确课外活动的参与者。课外教学的主题是学生,这要求教师明确每一个年龄阶段所进行活动主题的差异,由于不同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理解的内容不同,所需要的英语主题知识不同,对学生需求差别确定不同的英语教学主题。第三个,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学生针对每一单元的不同班黑板主题报。在学习关于season的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每个星期更换一次季节主题的英语黑板报。既可以在搜集整理内容时扩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又可以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浓厚的氛围,还可以通过开展英文手机活动,教师确定一个主题,例如:animal,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收集和本主题相关的英语材料,可以是英文短文,可以是英语包装材料,可以是英语邮票等等。把英语课外活动过程融入到学生的一日生活之中。
总结: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为英语主题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把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生英语素质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课外活动状况调查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为例[J].段雯晴. 现代教育科学.2014(10)
[2]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教师话语研究[J].刘家嘉.教学与管理.2014(24)
[3]仪式话语的形式与内涵[J].武瑷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