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班尼莎.图尔贡
喀什疏附县第一中学844100
摘要:历史既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同时也是教育的难点,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批判式思维意识的形成,可以增进学生们在历史探究中的了解与认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批判性的看待真实的历史事件不但能让学生们从中汲取到做人做事的优秀品格,还规避了学生学习上的错误走向,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批判性思维意识;策略建议
引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下的校园教育,在分科后,大多数文科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好,又没有一定的历史串联能力。如何激励出学生们钻研历史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成了教育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引导他们深入准确地获取历史其中的知识点,并且能够有条理的地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认知,最后对所学知识的合理运用,同时这也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所应具备的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含义
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意识是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可以客观的看待一个现象。它主要包括:独立分析数据思维、辨别信息能力、洞察漏洞能力以及自身认知形成能力。在学习中,老师注重于培育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还能够促进他们对所学概念的掌握。而历史课程主要是学习真实的历史事件,学生通过第三视角的学习可以对历史事件形成完善的认知和感悟,从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二、在历史学习中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微笑与汗水相互渗透的。因为学习是不断发现和琢磨的人生体验,必须克服种种障碍。因此在整个经过里,学生才可以发现自身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全面提高自身水平。有这么一个公式:学习的成功=确切的学习意识+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勤学苦练。因此,在学习生涯里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意识十分重要,其中,批判性思维意识对于现代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于自身知识储备的应用能力。
(一)能够提升历史教师课堂效率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课堂效率的提升说明学生们在固定的时间内可以掌握到更多的知识点。在日常讲习中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可以在提高专注力的同时还可以优化历史教师历史教学效率。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学习,也可以使历史教师减轻教学压力。
(二)指引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先引导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观念,在日常讲习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拓宽学习者的眼界,促进其精神层面的增长,同时还能够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而任课教师要利用好历史的突出点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并且逐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抗压力。
(三)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探究精神
在学子的学习生涯里,历史教师不能只侧重于学生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还要注重激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里的探究意识。只有率先激发出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探究的精神,才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知识。
(四)能够督促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并保持良好的学习方式
受年龄的限制,高中的学生没有完全形成自控意识。因此,历史教师要在日常讲习里注重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养成和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学生们才能在这个阶段将重心放在读书上,从而加强自身学识。历史教师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历史兴趣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培育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可以高效纠正孩子的学习意识,对某些有错误的学习习惯进行教导,促使学生们形成优异的学习习惯。
(五)提升历史学习的效率
要全面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首先要确定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导力量,其次将历史事件和学生的日常实践相结合,才能高效的开展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以生活中的现实情况作为铺垫,把将历史课本中枯燥乏味的概念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充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促进自身的学习兴趣。
三、在历史讲习过程中如何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
在历史讲习过程里,历史老师首先需要侧重于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形成反思与质疑的思维意识,最后提升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师需要从四个方面实现,第一,作为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第二,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留出来钻研知识点的时间,引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第三,要在日常讲习中注重激励出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最后,要给学生们建立一个自在欢愉的学习环境。
(一)历史教师利用新设备教学
随着当今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学校具备互联网教学的条件。如在讲解《辛亥革命》时,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这部电影,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素材概念,并在观看过程里,对辛亥革命的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理解,老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辛亥革命有没有给当时的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学生们在思考过程里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性思维能力。
(二)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这篇内容,历史老师可以在讲习完后,给学生提出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除了课本所提及的原因,你还能想到其他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吗?假设你是林则徐,你觉得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唤醒人民群众抵制鸦片的意识?当同学经过反复思考对两次鸦片战争有了更深入的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历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给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当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次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要表扬这些敢于提出疑惑的学生,激励其他学生以其为榜样。
(三)给学生们创建一个自在欢愉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度,历史教师必需形成教学主观思想,尊重爱护每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皆能大幅度上升。老师用真诚对待每个学子,从内心深处熏陶他们,引发出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励学生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用新奇的方式对一些新课进行导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发挥学生在学习生涯里的想象力,提升他们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学生和教师互换身份,由学生备课教学
首先教师得摒弃守旧的“满堂灌”讲习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里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加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老师是学生的指引者,讲习授课应充分搭建在学生们的偏好上。让学生当教师跟同学讲课,学生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会使自己找寻各种渠道,完善自己的认知储备,站在同龄人的角度上批判性的看待课程。无形中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讲课中出现的错误,并且立即纠正。
结束语:历史作为不断发展的学科,老师也应该紧跟发展的脚步,不断革故鼎探索符合当代高中生的教育方式。总的来说,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被教育部门重视。因为历史不单单能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促进当代学生的综合平衡发展。因此,高中历史老师需要紧跟时代的进步,创新自身讲习习惯,根据学生性格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同时结合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自我修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苗苗.“批判性思维意识”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70-71.
[2]唐存占.胡佳雷,批判思维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56-57.
[3]李佳佳.张思雷,浅析高中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措施[J].课程教学研究,2018(06).
[4]尤昌荣.殷弘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华夏教师,2019(31):100-101
作者简介:库尔班尼莎.图尔贡(1980年10月),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疏附县,中学一级职称,本科,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