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巍
身份证: 42098319870507****
湖北省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心小学杨家河教学点
摘要:现如今,新课程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在山区小学,新课程理念的受重视程度并不高,各个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程环境下的山区小学管理策略,以供参阅。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山区小学;管理策略
前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教学管理管理策略,使得管理策略更能顺应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城市小学相比,山区小学相对贫困,接受新课程时较晚,虽然也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始终存在诸多问题,对现有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提升山区小学管理水平,是本文需要注重考量和研究的课题。
1新课程环境下的山区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山区小学处于传统教育形式下,教育观念落后,只加强学生的文化课要求,作业繁重。强迫式地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会使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其他方面也难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学校管理者缺乏经验,管理理念落后,缺少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身体健康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山区小学教育的发展,长此以往,小学教育的发展只会举步维艰。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管理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及灵魂。在学校管理体系中,校长是核心,因此首要问题就是要正确确立学校办学理念和方针,但由于一些学校的核心管理者观念陈旧,依旧追求效率和学生的分数,并以此作为标准衡量教师的教学成绩,缺乏对学校长远的发展与规划,对教育发展形势欠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1.2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
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对学校而言,学生和教师才是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现阶段还有一些教师懒于设计教案,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不理想,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学校管理与发展实践中,由于学校管理者不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忽视学校的校园氛围文化建设,致使软件建设严重欠缺,大大降低了硬件设施所发挥的作用,减缓了学校发展的脚步。
1.3学生家庭现状
由于山区思想比较落后,对于孩子上学这件事,家长一直认为没有多大用处,这样落后的教育态度对于学校管理十分不利。山区家庭条件都不是太好,因此认为读书不是学生唯一的出路,还不如趁现在就让学生下地干活。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家庭都承担不起昂贵的教育费用,并且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出现了找工作难的状况,让家长们认为学生上不上学无所谓,这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大障碍。
1.4缺乏对教师的有效管理
位于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山区比较落后和贫穷,这也导致山区的教学质量严重劣于城乡的教学质量,并且发展困难。尽管该国一直主张教师要去偏远山区奉献自己,但山区教师的素质仍然令人担忧。他们缺乏系统且完整的新课程概念。他们只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课堂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批评教育是主要重点,平时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无法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感觉。学习疲倦的情况时有发生。山区小学的老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组织教室或课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当前课堂管理中的主要缺陷。
2新课程环境下的山区小学管理策略
2.1提升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新课标指出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师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透彻分析,并且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此来提高山区小学学校的管理质量。首先需要提升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让管理者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只有管理者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够为教师分配合理的管理责任。还可以采取与学生家长一同制定教学管理方案人的方法,让家长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这对于改善传统的管理制度很有帮助。例如:山区小学的管理者定期开展“制度教研会”,并且邀请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并且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最后制定出一套适用的教学管理制度。
2.2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
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师资队伍一直是中坚力量。但是山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在教学模式以及设备上处于落后状态。虽然说改革后的小学山区,已经具备基本的教育设施,但是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当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与社会无法接轨,这就是传统教育的弊端。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定期开展培训,以此让教师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例如:管理者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教学模式分享会”,让不同教师分享各自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从传统教学当中演变过来的。并且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网络交流,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进而在山区小学的管理上更加得心应手,形成一个完美的教学管理闭环。
此外,针对山区小学教师年龄断层及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学校管理者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立公平的岗位责任制,采取同条件、同责任及同报酬的管理方式,为教师提供公平的晋升机制,让勤恳耕耘者得到应有的认可,对不思进取者予以适当处罚;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层层代教”的方式,让年轻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为学校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2.3主动建立家校桥梁
山区家庭中大多都是家长出去打工,将学生与老人留在家中,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只能够依赖教师解决,久而久之,教师在教学方面会力不从心。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学生管理,学校管理者可以建立班级家长群,让每一位家长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并且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管理者也可直接与家长进行网络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此对学生进行管理。
2.4加强对学生的关爱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表现和培养学生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留守儿童占山区小学的一半以上,他们已经与父母分开很长时间了,缺乏家庭感情,使他们的心理有些不健康,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保持学生的健康,消除山区儿童的自卑感,营造愉快而阳光明媚的学习氛围,并使小学生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温暖。一般来说,山区的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条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思考学生的想法,担心自己担心的事情,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建立一个和谐友好的学校家庭。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山区小学学校在进行管理中,应该及时摈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并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增强山区小学的整体水平,通过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努力缩短城乡差距,让山区小学也能够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严丽,潘燕婷,罗文婷,冼冬玲. 贺州边远山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4):88-90.
[2]卓玛才让. 提高山区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38-39.
[3]靳喜娟,张佐宁. 略谈偏远山区小学新生良好习惯培养[J]. 文学教育(下),2020(01):188.
[4]杨传林. 山区山区小学教育改革现状及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