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农小霞
[导读] 作为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少先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补充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不足。
        农小霞
        广西省崇左市天等县城南小学  532800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少先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补充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少先队管理工作属于集多种教育形式为一体的工作,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内容较为全面。但现阶段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少先队管理工作中,对少先队管理工作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少先队;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前言:少先队管理工作在小学阶段属于一项集劳动、美育、体育、智育以及德育一体的工作。不管是对小学生而言,还是对小学学校教育而言,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少先队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对少先队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管理工作的研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少先队的管理水平。
        1少先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首先,可以提高少先队的整体素质,如果缺少对少先队队员的一些科学、正确的培训,培训的数量太少会导致少先队只能用以会带训的方式来管理少先队员传递工作理念。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他们不能够了解少先队工作内容的特点,以及缺乏基本的常识和了解,导致队员的思维只能固定在学校等规定区域之内,无法开展新的活动只能守着老旧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不符合新时代的少先队先进工作理念。老旧的思想观念没有办法让少先队开展的活动有特色,更加不能体现新时代少先队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思想,很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活动只停留在简单的表演节目和做游戏上,一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类似的具有传统意义的活动,并没有展现出真正的意义。其次,人员流动性很大。少先队教师不光是少先队的一员,更是学校的一员。有些学校对于少先队工作不太重视,加上当地师资队伍比较贫乏等原因,导致在学校安排教师教学任务的同时会影响到少先队的工作进展。有些学校在宣扬要抓好教育的同时,还会对课程安排作出调整,以至于占用了少先队的人员,导致少先队的人员调动频繁,同样也会影响少先队的发展,所以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少先队建设,也对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然就会导致少先队名存实亡,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与新时代的理论相悖。
        1.2工作开展不活跃
        首先,少先队太过于遵循传统,缺少创新。少先队工作通常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从上到下都是严格遵循领导的指令谨小慎微的办活动,往往会导致工作效果没有那么好。其次,困于学校也导致发展速度缓慢,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主要是根据大、中、小队的主题活动开展,条件不错的仅是在学校内部选出一块实践基地来,或者是在班级、学校里面设计几个简单的服务岗位,让队员们训练加强基本的服务意识。由于管理少先队的教师通常还身兼数职,以及学校不够重视等原因,导致少先队工作在学校的开展更为困难,更别提校外拓展了,无法积极开展少先队的活动,就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少先队存在的作用和意义。
        1.3组织不健全,职能不明确
        由于各学校都不够重视少先队存在的意义,原本每个学校应有的大、中、小队根本没有得到实现,有些学校甚至只有大队教师。有的学校即便大、中、小队俱全,但教导老师基本上也是由班主任或者单科老师兼任,他们可能会由于管理班级、学科等事情,以至于不够重视少先队的工作、没有时间管理,或许因为职责不够清楚,导致很多少先队的活动都没有办法正常开展,学校组织不健全,没有明确教师职责,也会让少先队失去存在的意义,没办法让少先队发挥应有的效果。
        2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规范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规范队干部竞选。

既往少先队对干部任用多采用“相马”机制,该选拔机制通常存在有活动匮乏、不利于人才突出、不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际少先队规范管理中就必须要加强对队干部选拔机制改革及规范的重视,改变传统的任用机制,以竞选机制、民主选举等方式来任用队干部,通过自愿报名、各项技能比拼、民主选举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竞选,不仅能够提升队成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队成员的行为规范产生约束,促使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表现进行约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少先队活动,这对于提升少先队管理效率及规范性,规范少先队成员自身的行为习惯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加强队干部培训。经过竞争选拔或民主选拔后选出的队干部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与学习。辅导员需要定期组织队干部学习队知识、队活动组织能力培训,从而不断提升队干部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促使队干部快速成长,发挥其自主管理能力,让队管理更有系统性、规范性。这对于提升少先队的整体管理质量及效率同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价值。
        2.2确立完备规章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而少先队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只有以明晰、科学、健全、多元的管理制度作为参考,少先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才会得到切实保证。一是结合学校发展现状,针对新时代少先队管理工作要求,对学校现行各类规章制度予以补充、完善,切实提升少先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二是根据管理工作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征求、了解不同少先队员对具体管理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并选用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为确保管理制度高效落实给予保证。三是拓宽制度优化渠道,多学习、借鉴、参考、吸纳一些成功的规章制度与优秀经验,并实时多全体少先队员进行宣讲,组织其学习并推广,并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让少先队辅导员团队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管理能力,使管理制度与人本理念相得益彰,共同为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及其作用的发挥而提供助力。
        2.3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时代性
        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而言,少先队工作显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它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一点与小学教育培养目标有着较为一致的观点,同时也预示着社会后续发展的主趋势。少先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摇篮,我们应该重视这一工作的时代性的增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少先队工作进展过程中,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工作情况都是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例如很多地区所开展的活动仍然是之前老一辈的少先队工作者创造的活动内容,无论是从创新性还是时代性的角度来看,其特征都不明显。对于少先队而言,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对少先队员各方面的锻炼,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从事少先队管理工作的人员而言,需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此管理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工具帮助学生寻找相关素材资源,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断努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先队是学生之间的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少先队活动,可以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要牢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这十六字来确保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学校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展现特色化教学,在少先队工作上制定严格的方针策略,让少先队发挥到真正的作用,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任广永. 微探小学少先队的工作管理策略[J]. 读书文摘, 2017(20):12-13.
        [2]李欣. 前沿当前学校少先队管理中的缺失及应对策略[J].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2011(10):30-31.
        [3]胡跃庆. 少先队工作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策略研究[C]// 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 2019.
        [4]刘宇珍. 浅谈小学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有效性[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21):5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