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焦作市 454100
摘要: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式教学在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过程,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辅助学生来对网络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并展开相应的探索、体验和发现,完成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本文针对当前背景下以网络应用为重要条件的探究式教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际的工作形成帮助。
关键词:网络应用;探究式教学;设计
引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当代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条件,在新技术核心观念的工作作用之下,教师必须充分地对目前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反复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措施的完善,已有效地将目前的技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整合,最终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学习任务的设计
在以网络应用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明确。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网络应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现实的学习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的目标和学习任务的明确阶段,必须加强对当前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从学习目标出发,网络应用探究式教学之中,学生主要依靠的是自己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关注,增强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从而最终能够确保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之中。
其次,在教学之中,要确保学习任务和目前的教学工作有效结合,教师可以采用问题为中心的综合主题是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进行观察与分析,来归纳出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教师的辅导为手段,让学生利用互联网那个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等过程,最终由教师指导学生针对研究所或取得成果来进行表达交流与评价,通过这一系列设计工作,最终既能够保证学生全面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又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是任何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如果缺乏学习资源相应的学习活动将无从入手。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代学生的学习资源已经具有了极大的丰富性,例如教科书、电子教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和网络资源等,但同时大量学习资源的存在也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莫衷一是的情况出现,有鉴于此,教师所展开的网络应用探究式教学之中需要包括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工作。在推进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着重从网络途径入手,在这一途径之上,学习资源具有着典型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特征,学生可以进行较为便利的选择与应用。同时在设计的阶段,教师需要将相关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并将其集中于某一平台之上,在这种方法之下学生能够通过局域网来对资料进行了解与应用。此外,由于部分资料本身存在的特殊性,且学生具有远程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共享手段,例如采取以即时通讯软件为核心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分享工作,在这种方法之下,学生也能够逐步学会利用互联网自主地进行学习资源和资料的收集工作[1]。
整体而言,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相较于传统的学习资源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为学生不同阶段学习之中的探索和发现创造相对良好的条件,从而让学生激发出更为强烈的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学习资源由于在应用的个时候不受到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管理方面更加困难,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利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一问题。
3 认知工具的设计
认知工具的使之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信息收集、整理、创造和表达等各方面需求的操作工具,就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之中,均需要依靠有效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实际的学习过程。网络应用探究式教学之中常见的认知工具的包括浏览器、即时通讯软件、e-mail等一系列内容,教师在进行设计的阶段,可以通过对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充分把握,并将学习材料和教学资源与这些认知工具进行结合,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认知工具的来对内容进行处理和解读,例如教师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微课教学资源,并以即时通讯软件来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分享,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大致了解。其次,如果学生在学习之中遇到了部分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则可以采取浏览器对相关内容进行检索的方式来对具体的含义和解答进行阅读与分析,在这种方式之下最终能够比较良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此外,教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了解到,学生在各个阶段之中所需求的认知工具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教师也有必要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需求进行有效分析,设计与之相契合的认知工具和认知方式。
4 组织形式的设计
除了对上述内容进行设计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进行全面设计[2]。基于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要保证学生在学习之中进行充分的探究,相关教师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组织形式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在这种方式之下,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地对自身需要的信息进行接触和思考,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同小组内部的其他成员展开共享和讨论过程,这种方式对于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认知深度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在进行分组教学的探究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从不同学习小组之中学生的具体构成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相关学生的具体需求,并为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制定,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之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自身全面地完成学习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带动,从而确保网络应用探究式教学实施成果的现象。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5 教师辅导策略的设计
在辅导策略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过程,并对自身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决策[3]。而作为辅导者的教师,则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暗示,在这种方法之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发的思考和探索,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其进行无差别的指导工作,这种方式将会极大地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压制,影响到学生的探索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首先进行相互讨论的方式,对学习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其次通过进一步的讨论交流来对可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则有教师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学生各个阶段和各个个体的具体学习情况,并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层次,将各个层次的内容与目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进行全面整合,以互联网完成贯通的理念和方法来实施对学生的有效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孟小亮, 王枫. 网络教材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空间信息工程技术课程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v.17;No.505(01):239-241+247.
[2]张倩, 韩世迁, 吴茂全.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学习模式应用探究[J]. 现代交际, 2020(15).
[3]彭才望, 孙超然, 赵素波,等.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20, No.319(01):77-82.
个人简介:
王世雷,男,1963-04,河南温县,汉,大学本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