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应用结合的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王晶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发展,目前我国在各个专业以及职位上

        王晶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发展,目前我国在各个专业以及职位上,都对计算机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因为当前我国在高校基础教育教学当中,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相关研究不够完整,所以使得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方面研究产生了一定的不足之处,从而造成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的内容与专业技术教学无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在就业过程当中造成了很多问题出现,本文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行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思路与改革措施加以研究,使其能够与学生所学专业做到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应用;教学探讨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高校的传统的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导致学生学习不够全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肩负着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服务的责任,如何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专业学习服务,彰显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重新进行认识、定位以及设计。与专业相契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就是针对各个高等院校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分专业设置适应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目的就是在保证目前计算机应用课程稳定的教学效果基础之上,结合学生专业需求特点开展教学,提升计算机应用课程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服务的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相关计算机方面的应用能力。
1目前的教学现状
        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以及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等。如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总体情况如下:1高校各个专业使用教学大纲基本相同,教学内容基本也是相同的。教学主要就是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方案中较少考虑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以及后续就业在工作当中的实际应用。2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稍差,例如撰写策划书、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格式排版凌乱,内容不能紧密切题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如下:1学生生源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学生生源地省份差异、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学生的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的进行授课。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与各个专业课教师间缺少沟通。导致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较少深入专业相关元素,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和专业相关性体会不够深刻。面临的实际应用问题:1专业课教师反映,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如:撰写报告、设计报表、展示作品等,常常需要学生用到Word,Excel,PowerPoint 以及网上搜索资料等方面的技能。目前学生提交的作品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无法完整的进行操作。2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尚有提高的空间,学生能力不够突出[1]。
2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相融合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向全校所有院系专业学生,把专业应用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为基础课与学生专业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有助于提升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服务能力,提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候的能力,提升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科领域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以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与专业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途径描述如下。


2.1市场需求调研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对计算机的应用技能的需求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专业的学生除了计算机通用素质和能力外,应当具备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所以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解决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结合,并合理的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对学生及其专业课教师进行一定的调研,整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以及专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需要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侧重点,并且以此来作为课程调整的依据。收集并且整理目前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时存在的问题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借鉴。
2.2对教学方案进行分类制定
        高等院校通常开设包括文科、理科、艺术类的专业共几十个。经过市场调研,这些专业当中有些专业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需求的侧重点是相近的,需求相近的专业可以划分为一个整体,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对各个专业的调查结果,针对不同的专业做出一定的改进。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学时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专业不同,对计算机的需求也就大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设计具有特色的教学案例[2]。
2.3教学的运行
        与专业相契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变了以往所有班级统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专业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做更加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案中详细设计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细节,教学实施要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的侧重点,授课全过程都辅以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被重点需求的知识模块做到重点讲解和训练,在保证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Office办公软件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在学生专业课学习及职业生涯中的应用。例如打字训练可以采用专业相关知识文字素材,Word文档作业可以模拟提交专业课作业的情境,将专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过程中去。
2.4对实践效果的总结
        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与专业相融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升了学习兴趣。通过与专业应用相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学生今后专业学习及工作中的重要性,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其次,专业课教师反映学生使用Word文档排版的专业课作业质量得到了提升,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资料的能力也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提升[3]。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办公及解决专业问题的常用工具。高等院校要想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就必须要适时地调整相应课程的发展方向,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提升学生使用计算机应用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工作服务的能力是有益的。目前在此方向上的教学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还有较大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奕奕.面向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241.
[2]杨延娇,门维江.自主学习与应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究——以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2):51-55.
[3]侯荣旭.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6(1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