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婷
定襄县河边镇中心幼儿园 山西忻州 035400
摘要:积极有效的语言策略能有效促进师幼互动。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讲究一定的语言策略,给幼儿创造和谐、平等的语言环境,促进了幼儿语言积极健康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把握他们的兴趣点,共同生成有效的活动。除了满足幼儿需要,促进幼儿在自身原有水平基础上的适宜发展,我们更注重的是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兴趣的持续性发展,激发他们的潜在的兴趣点。
关键词:幼儿园;师幼互动;语言
一、师幼互动的语言策略的意义
师幼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幼互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就提问而言,有效的提问是多向的,既有教师向幼儿发起的提问,也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疑问,是师幼间、同伴问相互“抛接球”的过程。在幼儿园的各个教学活动中,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的衔接、贯穿;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都离不开语言策略。语言策略的运用使得互动的质量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就间接的实现了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幼儿语言的发展特点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讲究一定的语言策略。幼儿期是幼儿语言的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语言策略的运用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讲究语言策略的趣味性、情感性、形象性、激励性、启发性等,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拉了师幼的距离,增进了师幼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当前师幼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干涩,缺乏情感
这里所说的语言干涩是指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语言不够形象生动。缺乏了情感。比如在老师给幼儿们讲《小象笨笨》的时候说道狐狸们要割小象笨笨的牙齿时,渲染那种紧张的气氛。老师应该首先全心投入故事情节之中,才能带动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幼儿不觉间为小象担心。这样故事才会有吸引力,使更多幼儿加入其中,才会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吸引幼儿参与更多的活动。
(二)简单随意地评价
幼儿需要鼓励和表扬,这是对幼儿的认可和肯定,可以使幼儿拥有自信。鼓励和表扬的话有很多,但在幼儿园里我总是听到几句出现频率很高的评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一天下来老师几乎对所有的幼儿都说了一遍。鼓励和表扬的确可以帮幼儿树立信心。但时间长了,教师的评语就贬值了,孩子们自然会对这几句老套的评语失去兴趣。因此老师得从不同的角度去表扬。表扬的具体些。师幼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有效,对幼儿的成长最有意义。
(三)提问存在不平等。
教学中的每一个幼儿都应该享有平等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但实际教学中,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师喜欢请“能干”的幼儿回答,用“能干”幼儿的思维代替全班幼儿的思维。其实有相当多的幼儿能回答出教师所提问的問题,但是他们不会主动参与,究其原因,多是“不想说”或“怕说错”。
(四)教师过分恪守完美的“教学设计”
有的教师能较有前瞻性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实践,但在环节中却恪守“完美”的活动设计,谢绝与幼儿的互动,提问时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是“教师问,幼儿答”这种单向、封闭的模式。答案的出现又往往意味着主题的结束。如在一节语言活动中,老师出示实物问孩子:“小朋友们想不想和红薯一起做游戏?”有的幼儿说“想”,有的则说“不想”。答案不一致,这显然是个问题。老师不会在意幼儿的回答,而是继续自己的教学计划。有时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希望得到幼儿的准确回答。可还没让他们仔细想清楚,或答不出教师希望的答案。老师就说出了答案。这反映了互动中教师把握了教学的主动权,幼儿作为主体发起的提问作用于教师或同伴却根本不到足够的发挥和保障。
三、教学中师幼互动的语言策略
(一)规范化的语言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标准规范化的语言环境。教师在集体活动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应该想清楚该怎么说合适。特别是话中出现一些难念的字音。只有想清楚,才能说清楚,幼儿才能听明白。无论在生活还是在教学中都应注意,没有投机取巧的办法,只要我们练好了,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也脱口而出了。
(二)富有童趣的语言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喜欢具有童趣性的语言。既然是“童趣”性语言,那自然是幼儿易接受的了。它包含语言的形象生动、简洁明确、浅显易懂。如教画《小绵羊吃青草》时,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把握住小羊的外形特点,教师把小绵羊的造型概括为:“它有一头时髦的卷发,眼睛黑黑的像小黑豆,还长了两个小小的犄角……”孩子们听着都笑了,边画还边念:“小黑豆、卷头发、小小的犄角……真可爱!”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不是为画而画,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
(三)积极的引导和建议性语言
许多老师通过比较强硬的话语让幼儿按照老师的意愿做事。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指令和建议来达到相同的目的,且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就老师提出的问题七嘴八舌地讨论,在参与各种活动时显得很活跃,很好动。我们可以预留给孩子讨论的时间,在讨论完了以后孩子和老师的互动反而更加积极有效。比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拿玩具出去玩,他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向前。这些现象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讨论“怎么做才不会挤?”这样孩子自己制定出规则,更加愿意遵守,这样被动说教为一次有效的是有互动。显然,这些积极的引导和建议比那些消极的命令更加有效更加有利于师幼互动。
(四)提问要有开放性和挑战性
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把握教育的契机,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引领幼儿又有一定挑战性。如一段时间里,大班孩子热衷于比较“男孩厉害还是女孩厉害”,私下里经常争执不休。利用這一契机,用“男孩棒还是女孩棒”的问题,我们将私下争执变成了公开辩论。这种形式既锻炼了幼儿的判断能力、分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口才与胆量。在这类活动中,一个好的、有不同论点的问题带给幼儿的头脑冲击是鲜明的,引发了孩子积极有效的思考。
(五)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交流
教师的“教”不是从上而下的灌输,而是一种哺育与滋养,教师在活动中是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更是孩子的同伴,师生共同探索和活动,使幼儿能够更轻松、更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话题自然就来了,产生的互动自然不会少。幼儿的“学”不是一种被迫的吸收和吞咽,而是一种研究和创造,如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开展的是主题活动,教师根据孩子的意愿确立,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发展水平,共同确立主题,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孩子有兴趣的话题以及要探究的问题一起编制网络图,制定出了主题活动的总目标。从主题网络的设计,主题活动的展开和实施,到主题活动的总结,我们始终和孩子在一起,让幼儿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
六、总结
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语言策略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语言策略,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提高语言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掌握准确的教育策略。教师运用时才是由内而外的自然表达,并不是刻意的“对号入座”。总之,良好的互动是建立在教师努力和幼儿思考的基础上的。时而点拨、时而沉默、时而设疑、时而鼓励,巧妙而不留痕迹地引导幼儿经验的扩大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幼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晨晨.幼儿园中班级角色游戏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11).
[2]汪劲秋.对话:从“好玩”走向“ 玩好”一以“对话”为视角例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策略[J].教学月刊(综合),2019(1).
[3]郭士盼.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