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盛
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 瑞安市 325208
摘要:
学校发展的根本是教师,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专业能力,包括执教能力、科研能力和带班能力等。对于被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因素所限制的学校,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一直是他们面临的重大难题。建立学校联盟,充分利用优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借助优质学校名师的专业引领和辐射能力对上述学校学校进行帮扶,是当今教育界的趋势,也是上级部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最大的初衷。自从联盟学校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培训研修、学术交流、举办活动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联盟学校 名师 专业发展 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可是受办学规模、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一些学校很难招聘到高水平的、具有成熟的执教能力的教师,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也成为学校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大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前几年,瑞安市教育局顺应大势推出建立学校联盟的政策,切中时弊地解决此类问题。这种结合地理区域和学校办学水平而成立的学校联盟,能非常完美的在极近的物理距离内实现联盟资源共享,特别是师资资源交流和教科研活动资源共享。本联盟成立于2017年,就“借助联盟名师的专业引领和辐射影响力提高联盟内教师专业水平”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阐述研究的现状、策略和成效,并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目的
1.分析联盟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2.根据实践经验所得提出合理建议
三、研究时间:
2020年9月 - 2020.12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法,在本学校联盟内进行调研并分析调研结果。
五、研究过程
(一)数据的应用和分析
课题调研小组对本联盟学校三年前师资力量和现在的师资力量进行对比,数据分析如下:
(1)本联盟MY镇小的骨干力量有所减少,专业发展举措中除了继续做好优势工作外,注重对联盟内学校的辐射和帮扶(2)联盟其他两所学校的骨干力量有所增加,专业发展举措除了继续做好校本教研等传统工作外,依托联盟教科研活动,吸收来自MY镇小名师的专业引领和辐射力量,促进自身成长。(3)MY镇小的骨干力量之所以减少,不在于流动的减员,而是通过交流正常交流至了其他两所学校(4)其他两所学校的骨干力量有所增加,除了接收龙头学校交流入的骨干教师外,这几年也依托联盟学校活动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二)成效背后的具体做法
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实地调研,可以清晰看到被联盟近几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显著成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做法促进了本联盟教师专业发展:
1.名师影响力是教师信服学习的根源
本联盟重视名师品牌建设。2017年,MY镇小已经培养了一批名师,其中领衔的是温州市名师、温州市教坛新秀陈老师。2018年,陈老师在学校和市教育局的推荐下,成功获评浙江省教坛新秀,并在学校成立了陈老师名师工作室。这种名师效应很容易激发年轻教师的专业学习热情。联盟理事会着手打造名师品牌,借名师效应推动年轻教师学习热潮。
2.教师交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流动的血液
MY镇小在2017年时的骨干力量,不管是骨干级别还是数量均位列瑞安市西部片区前茅,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影响力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极大促进作用。但是该学校为了响应市教育局号召,做好联盟学校工作,每年均指派2至3名骨干教师前往其他两所学校交流,被指派的骨干教师到任新学校,迅速承担起专业指导师的角色,对促进两所被帮扶学校专业发展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这种骨干教师流失对龙头学校的办学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2017年交流出2名骨干,2018年交流出2名骨干,2019年和2020年交流出2名骨干,这种“营养流失”对学校的教育科研、骨干梯队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非常之大。但是交流进的年轻教师却极大降低了教师平均年龄,使学校充满了活力。
3.依托名师专业引领和辐射是工作成功的根本
联盟学校举行活动是按照计划的按部就班,本联盟举办的活动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彰显特色,二是主要依靠了名师的专业引领和辐射影响力。
(1)名师工作室的“旁听生”。拥有一位有影响力的名师,是本联盟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这在其他农村学校联盟是少有的。2018年陈老师名师工作室成立后,迅速吸收了一批骨干学员,这些学校都是拥有一定资质的,且来自全市范围,自然而然本联盟的年轻新教师就被拒之门外了。但是经过沟通,一大批本联盟年轻新教师顺利地成为了“旁听生”,成功坐进了名师课堂。这种近距离、接地气的现场学习,给新教师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和触动。
(2)“骨干6+1”的后来者。从2015年开始,联盟龙头学校MY镇小就推出了“骨干6+1”研修计划和“草根微研究”行动计划。所谓骨干6+1指的是学校骨干必须做好6项比作项目,如撰写一篇论文、上好一节公开课等,再选修一个项目,每学期期末进行总结和考核。而草根研究是该校的一大特色,草根是对研究者的一种定位,“微研究”则只研究小问题,可以是一个评价语,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断,教师进行研究后,提交给骨干团队讨论,然后以成果的形式发表在学校公众号“青春马小”上,这几年的发表量已经达到400多篇。联盟成立后,MY镇小任理事长单位,立即将其他两所学校的年轻教师纳入到骨干6+1和草根微研究的队伍,通过不断地打磨、锤炼,甚至有教师开玩笑说是“摧残”,让年轻教师们慢慢适应龙头学校的教科研节奏,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实践,极大提高了他们研究和执教能力,更是磨练了其意志,以不至于在没有研究氛围的小学校里消磨了斗志。
(3)青蓝计划的“小徒弟”。 青蓝计划源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诗,也是理事长单位MY镇小专门针对帮扶联盟年轻教师的新举措。所谓“蓝”即使MY镇小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上;而所谓的“青”就是三所学校里的10年以内教龄的年轻教师。青蓝计划的具体举措一是举行师徒结对仪式。每学年联盟学校理事会都会组织师徒结对仪式,隆重颁发荣誉奖状,签订师徒协议,用强大的仪式感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而是采取青蓝捆绑,用一对一的形式将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捆绑在一起,研究同一个课题,上同一公开,撰写同一主题论文等,每学期期末对青蓝师徒进行考核。这种一对一的帮扶,用“蓝”的专业能力带动“青”的发展,也用“青”的学习来倒逼“蓝”的不断前进,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作用非常明显。
六、问题与展望
必须要承认的是,本学校联盟虽致力于提高全联盟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但是也难免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是师徒结对部分流于形式;二是三所学校因为物理距离、学校工作节奏不一致等原因,教师之间沟通比较难,特别是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三是年轻教师成长较快,但是中坚力量成长较慢,很大一批教师停滞在原有骨干级别上,难有突破。
下一阶段,课题组将深入调研以上问题所在的原因及解决的策略,以期联盟工作能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娜.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83-84.
[2]王晓梅.名师授课促发展,专业素养促成长[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