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阅读指导课——以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杨雯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教育方面提出并落实了多种相关政策。
        杨雯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  523808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教育方面提出并落实了多种相关政策。读好书可以让人变得理智清醒,有一定的思维,不断开发智力,并且得到智慧的启发。阅读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在阅读过程中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离不开大量有效的阅读积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阅读形式发生了多种变化,传统的阅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阅读指导的发展,将会大大影响阅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应多读一些古典名著的书籍,它们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名著书籍篇幅长、内容多,在初读时会感觉一些难度,这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应认真听取教师对于阅读指导课的讲解,本文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对其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计划,获取更多的感悟。
        关键字:阅读指导;古典名著;《西游记》
阅读指导课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对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取阅读的书籍时,应有目的的进行选择,对学习有利,拓展思维,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的书籍。在对于阅读指导课中,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体系,不断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增强语文素养,在不断读好书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品味。学生们进行阅读不仅是课外活动的内容,也是对于课内阅读的一个延伸,它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有利于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且读整本书,培养起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但是在现阶段阅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不断进行完善。本文通过阅读指导经典名著《西游记》,提出一些相关的阅读策略。它是享誉国内外的古典名著,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开辟了我国神魔长篇的,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作用,从《西游记》的浅读到深读不断了解文中所表达的内涵。
        一、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于学生的阅读越来越重视,在教育中有专门的阅读指导课,而经典的名著阅读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对于阅读上还存在着些许问题。
在阅读指导课上,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会不断的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种做法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不仅没有加深印象,而且干扰了学生的阅读思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绝不是以教师为主体表达自身的意见和看法,在阅读指导课中,学生作为主体课堂的主体,教室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交给学生一些阅读名著的方法,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让学生对于名著阅读树立良好的兴趣,并且掌握阅读的方法,逐渐养成良好阅读的一个习惯。但是一些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把成绩看成首位,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课,不仅违背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而且使学生的阅读止步不前,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贯彻落实新的教育政策,不断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二、设计阅读指导计划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称为瑰宝艺术,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以书的形式呈现,通过电视剧、电影都能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很好的了解,大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沉下心去阅读这篇古典名著,所以应制定合适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指导。首先制定一个阅读任务,了解《西游记》中的作者和当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等基本的内容,清晰西游记的每个故事情节。根据西游记的三大部分制定相关的阅读指导计划,每一部分分别代表的大意,第一部分包括1—7回,主要是讲孙悟空的出世和他的拜师学艺,以及大闹天宫的情节;第二部分包括8—12回,主要讲,有关唐僧的情节,他的身世和取经的原因;第三部分包括13—结束,唐僧和三个徒弟、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最终求取真经。其次,在了解了《西游记》的大意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方法的阅读,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叙述的特点。

最后深知作品的表达思想和其中的艺术手法,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人物形象,叙述了故事情节,使思想达到升华。
        三、阅读指导—以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
3.1阅读指导,激发兴趣
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设置独立的阅读指导课,对于《西游记》在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保证阅读的良好效果。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阅读需求,制定多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起到实效。一般来说,在阅读指导课上采用默读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对于喜欢的句子可以进行标注和摘抄,同时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培养写作的能力。对于一些不重要的部分,可以以略读和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根据整本书的整体思路,为学生制定一个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去把握整本书的脉络,不断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学生们首先对文章快速诵读一遍,了解故事中的情节,不了解的地方先跳过,可以对其做标记;在通读一遍,对于难理解处进行品读、研读,在笔记本上摘抄积累的句段。在阅读指导课时,教师进行解答。如:“三打白骨精这一章节”,妖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白骨精的三变分别用了美人计、苦肉计和连环计,体现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唐僧反复责备悟空“出家人乃慈悲为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以及孙悟空的正义,学生反复品味、研读。
3.2文本的结构,内容的重构
在对于单篇的文本教学中,可以对其精细研磨,但对于整本书来说,内容广泛,文字多,信息量大,逻辑结构复杂,在思想上也有更深的内涵。教师无法对每一回都面面俱到的进行讲解,所以提取书中的“骨”“肉”精髓,主要是指对文本内容的解构和对典型内容的重构。在阅读指导课上以《西游记》为例,它是一部经典的神魔小说,在师徒四人求取真经的路上历经八十一难,用叙事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经过艺术加工,描绘了当时的现实社会。
3.3螺旋上升的读,平等的对话聊
好的书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体现出深深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真正的达到阅读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进行独立思考,形成发展的思维模式。一方面,螺旋式有层次、有梯度的进行阅读,先是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自读,然后进行赏读,最后精读进行情感的升华。这种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平等的对话聊。教师从整本书出发,根据典型的情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叙述,深刻了解文中的内容。师生平等交流沟通,对于情节的叙述和刻画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与沟通中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认知。
3.4思维的提升
阅读一本好的古典名著,目的不在于了解书中讲了什么内容,而是通过思考深知书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西游记》是一个神魔小说,用幽默化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进行述说,从另一方面来讲,师徒四人不管遇到怎样的艰苦环境和怎样的妖魔鬼怪都始终有坚定的目标,经过八十一难修成正果,是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良好品质。
        四、总结
阅读,不仅仅是了解书中简单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深入书中,在读中思考和感悟。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让学生掌握更科学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祥君.我和我的阅读指导课——以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19(05):52-53.
[2]戈雯婧.点燃课外阅读的“导火索”——以《西游记》为例小议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的课堂教学[J].教师,2015(33):29.
[3]黎路.小学语文章回小说阅读指导策略探究——以《西游记》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8):5.
[4]司马丽莉.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初探——以《西游记》为例[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20(02):51-52.
[5]邓焕.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名著阅读能力——以《西游记》阅读指导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Z1):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