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灼晴
丰顺县潘田第二学校 广东省梅州市 514354
【摘要】中学是学生接触到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第一道门槛,个体的兴趣将对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及有效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本论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现阶段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因素,并从实际教学案例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受个人知识基础、成长经历及与科任教师的关系等因素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适当扩展,提高知识面、拉近师生关系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兴趣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2020学年度丰顺县中学教育科研县立项课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Fjykylxkt2019002)
2019年末武汉最先宣布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随后疫情迅速卷席全球,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也使人类更加意识到生物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要发展生物科学,我国的生物基础教育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一线生物,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谈及问卷调查都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都是抱着积极态度并且感兴趣的,他们很多都只是因为课程表里有这门学科,被迫无奈地进行着学习,很显然这样的学习效率并不高,造成很多时候“赶鸭子上架现象”,也是许多学生学到后面因为觉得跟不上而产生气馁心理甚至直接放弃这一门学科的原因。这种现象在师资、设备及各方面条件均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在这一年里我在对我校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状况及兴趣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尝试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一、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人的学习兴趣是受到多方面事物的影响,接受事物的难易程度、能否理解、别人的态度、自己本身的偏好、与生活的贴近度等等。
1、对所学内容的接受能力
七年级生物主要涉及到的内容为生物圈、绿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及生活史、生物圈中的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人体的免疫)。其中绿色植物的内容涉及较多实验,而关于人体的系统本身就比较抽象复杂,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本身没有多少实验基础。这些都对此时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的初一学生造成一定难度,因此,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七年级的知识点时便会觉得非常有压力。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比较特殊的女学生,一个是因为好胜心强加上家内期待较高,可不管怎么学,还是跟不太上,成绩考得不够好,压力特别大。还有一个因为之前多次考试成绩不稳定,因此对生物的学习产生了较强的排斥及抗拒心理。
2、师生关系
在积极的关系下,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的活动,但若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而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就会不愿意认真学习该老师所讲的内容,甚至对该科目都会排斥。
3、实际课堂情况
有些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方式过于陈旧保守,主要以记背为主,整个课堂枯燥无聊,本来初中生就好奇心强精力旺盛,不能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的话,他们就容易开小差或做其他事去了。
4、学生本身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学习偏好。同一个班的同学,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文科,有的擅长理解、有的善于背诵,这跟他们的生活经历及自身发育情况有关。生物是一门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科学,不擅长理解记忆的学生相对而言学习会更为困难。
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
针对调查的结果及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采取以下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细化知识点,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讲解,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模型教学,适当地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在种子结构的讲解时带上泡好的豆子及玉米了进行放大、剖开并投影;对于讲解过程中学生掌握得不够的地方进行细讲,运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连接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对于仍未理解的学生除了课后进行适当的辅导以外,也让学生之间自己总结记忆规律。
如血液是从静脉流回心房再流入心室,有个别学生不能分清心房与心室哪个先,班里便有同学总结了:心脏是血液的家,血液在外面玩累了,要回家了,它走进房屋,再进入卧室,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再比如讲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时,把人体比作一个王国,最外面是城墙,相当于人体的皮肤及粘膜;王国里有巡逻的士兵,相当于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和白细胞;还有专门针对不同敌人研究不同兵种的训练营,相当于人体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通过以上方法既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加强学生的理解。
2、通过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某些内容的讲解可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比如探究明亮和黑暗环境萌发的豆子有什么不同,准备好培养皿及豆子,让学生在班内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在适当的进行检查及指导。或者组织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鱼的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有着比平时更多的接触,详细的讲解和肯定的态度可以提高学生心中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关系。
发现学生的学习存在困难的时候要积极进行处理,可通过谈话、课后辅导、提供适当建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状态并为其提供帮助,减轻他们的抵触情绪。在调查中发现的两个女同学在谈话过后学习态度都有着较大的转变,而且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过来寻求老师的帮助。在之后的教学继续保持对这些学生的鼓励及肯定,适量关心她们的学习状态,能更好地提高她们的学习信心并且维持她们的学习热情。
3、在班内创造生物氛围
通过将简单生物带入教室,并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如摆放适当的绿色植物、养几条实验用小鱼,创建生物小角落。慢慢地在班内创建一个学习和观察生物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稳定的,教师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适度有效的影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旭东.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6):178.
[2]唐云芬.中学生物兴趣活动课题研究报告[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149-151.
[3]周艳华,解鸿泉,李雯.初一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基于卓越中学生物教师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8(3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