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菊香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小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人们对其教育事业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同时也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与改革。分层教学模式是基于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且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分层教学模式与写作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整合,这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述。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写作教学;写作水平
引言
进行小学语文习作分作设计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找到学习成就感,在渐渐地累积中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时候,对万事万物都感到好奇,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成长阶段心理规律特点,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帮助学生养成做事情的良好习惯,找到学习的最佳学习方法。这种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会伴随学生一生的东西,所以,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付出更多的精力。教师不辞辛苦,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可能。
1 习作分层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语言性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即习作,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习作的分层教学,有利于关注各个层级的学生,因材施教,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参与性更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学生写作思维僵化。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时候,都会直接给学生讲述如何写开头,如何写结尾,并且给学生布置非常多的练习。而小学生接触习作的时间不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比较大的依赖心,思维也会慢慢僵化,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其二,教学形式化。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但是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深刻,为了响应新课改政策,教师在开展习作教学的时候,喜欢引入一些花里胡哨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形式化,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写作的内涵,学生写作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和提升。
3 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具体策略
3.1 预习新字培养组词造句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习作的分层设计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中涉及到的新字和新词,因为学生在学习了汉语拼音及结构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自主研习字词的本领。比如《柳树醒了》这篇诗文,里面的生字词有:“醒、雷、澡、枝、软、梳、梢、耍”,可以让学生先标注拼音,然后让学生自行组词,至少组出两词以上,并且还可以就学生组好的词进行造句练习。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能充分地调动已有知识,掌握新字新词,而且组词造句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3.2 设置问题,提炼主题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喜欢探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各自的认知特点、能力特点,开展分层阅读,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从概括文章、段内容到文章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层层细化。从细微处分析,再着眼全篇,提炼主题,分析结构特点。问题也要针对不同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提一些基础性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到,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问题的难度,重点从把握文章主题入手,理解文章内涵,提炼文章结构,在习作技巧方面学习更多。优等生,阅读能力强,习作能力也强。
既可以在阅读中总结出更多的习作方法,也能灵活运用,在习作中驾驭这些作文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表现内容,表达主题。3.3实施分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写作潜能教师在实施分层写作教学模式时,还要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评价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写作学习、实践的热情,运用分层教学可激发学生写作潜能。如教师在对写作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在激励式教学评价基础上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在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运用赏识性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写作中的优势。在对写作的学困生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则要将激励式教学评价及赏识性教学评价进行融合式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赏识中体验,并收到更多的成就感、喜悦感,在激发学困生写作潜能的基础上,促使此类学生能够在不断努力下有效缩短与高层次学生的差距。这对写作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3 丰富作业类型,增加生活实践
语文的学习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它虽然是一门传统的学科,但是却十分生动有趣,学生在浩瀚如烟的学海里畅游,感悟语文的魅力。教师为了让语文教学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语文习作的类型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并且尽可能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材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并学习语文,观察能力可以逐步提高。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应该多一些考量,提前摸清每一个同学的发展情况,制定最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学习方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习作,以便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
3.4 研习新字,组词造句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学科,小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没有接受过正统的语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语文基础处于初级阶段,想要更好的进行习作分层,教师就不能忽略基础教学,帮助学生打基础是习作教学的第一步。所以,教师引入分层设计的时候,还可以将分层设计引入到新字、组词、造句教学当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习。同时,还可以提前将文章中的新字词句列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炼。
4 开展习作分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由于学生的习作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方法,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才能,并关注其习作过程,以提高习作分层设计的效果。教师可以设立如下的评价标准:(1)语句通顺、段落清楚,同时能围绕题目中心清晰地表达真实情感,且用词准确,能抓住事物的形态特征以及人物的外貌心理为优等;(2)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能围绕题目中心清楚地进行叙述,但在事物和人物的细节处理上仍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为中等;(3)无错别字,语句通顺,可以将事情交代清楚为初等。在进行习作评价时,只要学生达到了与其等级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构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三位一体评价模式,使学生能学会客观地欣赏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文章,以便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另外,在进行教师评价时,应坚持激励性原则,以帮助学生树立起习作的信心。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应以发展性的眼光进行连续追踪评价,并适时调整学生的等级,使其能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既符合最近发展区,也能够满足学生写作学习需求,同时,还可以达到整体性提升各个层次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菊香.语文作文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6(35).
[2]?廖五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明日,2019,23(20):2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