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绽放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龚劲松
[导读]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龚劲松
        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初级中学      湖北省仙桃市     433000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情感培养的萌芽阶段其德育效果对孩子的当前及未来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传统德育实践中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使得学生的德育培养基本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改善德育效果班主任就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让初中生不仅能够从思想认识上接受德育理论,还能够在实践中践行。育人要从培养品德入手,一切教育的根本、灵魂都在于“德育”二字,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当融合德育进行。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积累,对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原因、如何渗透以及必须掌握的原则等进行逐一论述,注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德育元素,让新一代中学生都能成为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和有道德的人,最终实现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绽放。
        关键词:德育之花;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原则;探讨与论述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但是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我国青少年群体对于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先锋模范人物缺乏该有的敬畏之心和尊重,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青少年群体开始沉迷于网络,思想也被网络所左右。为了全面加强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意志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帮助我国青少年群体树立该有的思想意识,而德育课又作为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思想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德育作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当中需要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语录。意思是当教学失去德育教育时,就变成了一种毫无目的的手段;而德育教育中缺少教学,则相当于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育人要从培养品德入手,一切教育的根本、灵魂都在于“德育”二字,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当融合德育进行。所以,现阶段我们首先要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如何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1]。
        一、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课堂中绽放的原因
1.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理智认知与认识的堆积,而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当下青少年大部分都是害怕吃苦、受累、缺乏奉献精神、乐于索取却又极为自私,言语跟不行实际行动,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格格不入。近年来,网络上总有富二代和官二代等青少年的丑闻事件报导,说明我国在青少年的品德问题、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面还有待改进。对此,广大教师应该将静态的书本知识向解决生活中德育问题能力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从而取得教书育人的应有效果,因此德育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离不开德育教育
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可以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全面教育,帮助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发展。素质教育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也是提升学生全面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在素质教育还是课标改革当中都是符合的。

《英语课程标准》中已经指明: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作用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的同时,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也要得到增强;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必须过关,具备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想象、思维和记忆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增长见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起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在综合考虑英语学科的规律、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思想等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注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德育元素,让新一代中学生都能成为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和有道德的人[2]。
        二、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绽放的方法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主要特点包括思想性、工具性、文学性等,会直接影响到德育渗透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当研究出积极有效的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潜移默化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德育元素,一方面注重对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讲解,让学生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也不能落下。在日常组织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词汇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
在向学生传授词汇的过程中,笔者认真设计,选出经典的素材,把德育教育和词汇学习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不仅能增加对词汇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健康人生观的培养。举个例子,在讲解到方位名词,如north、east等时,笔者会说“home is the best,east or west.”押韵的短语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教会了学生爱家爱地球的道理。
2.以日常交际用语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教师要设法给学生创造出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让他们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绝对逼真的语言环境下,于无形之中施以影响,在自然中进行教育。与此同时,产生一种自然运用语言的激情,学生经过长期训练后,交际能力会明显提高许多[3]。
        三、让德育之花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绽放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课堂是渗透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材的内在思想和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机性。在有效引导的基础上,采取课堂结合现实生活的方法,实现对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进一步拓展。
2.紧密型原则
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经过层层淘汰后保留下来的,它们寓意深且具有良好的题材,对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起到很大帮助。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寻找德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的提高,在学生具备合格的语言运用能力后,再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3.榜样性原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丰富理论修养,用自己的任何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够信其师、亲其师。唯有如此,教师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作为学生品德行为的榜样[4]。
        四.总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强调了中小学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直击当前学校德育的症结,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总之,课堂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育教学当中需要全面渗透德育教育,这是一个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全面加强对于德育教育力度,做到发挥教师自身在英语课谈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全面加强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自然渗透方式,全面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
        参考文献
[1]幸福德育教育的实施与方法研究 [J]. 唐旭兴. 当代教研论丛. 2018(11)
[2]探析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教育 [J]. 王艳,任明雪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8)
[3]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教学中的作用 [J]. 刘仁坡. 好家长 2019(71)
[4]对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J]. 王小伟.  才智. 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