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课堂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8期   作者:董金娜
[导读] 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董金娜
        山东省德州市解放南路小学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重要的语文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打基础的小学阶段,教师要善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文学积累,再运用合理有效的表达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不同细节,为习作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规定小学生要学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对此有足够的重视,投入相当精力来研究怎样进行作文教学,学生才会愿意学习、喜欢写作,怎样教学学生才能够拓宽思维、记住写作技巧。同时,学生也需要将习作意识渗透在生活学习之中,肯花力气投入到习作学习中,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积累习作的素材,从而获得写作的乐趣等。当前,小学语文的实际作文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逐个击破,以保证教学效果的积极呈现。
        一、作文学习与教学现状
        (一)素材积累匮乏
        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只有具备大量的生活积累,学生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才有想法,笔下才有文章。大量的素材积累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学生的眼界和经历都不够丰富,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时没有办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生活学习中来来回回就那几件事,所以写作内容也缺乏创新,过于空洞,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主题,那几个内容。甚至是当出现了可以写的生活趣事了,又不知道怎么去描写表达,遣词用句过于死板单一,不能准确描写心中所想的事物。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根源在于学生的素材积累不够。当学生的脑子中有了素材,有了积累,他们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真情实感、有思想、有内容的作品,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东拼西凑凑字数的作业。
        (二)写作兴趣缺失
        新课标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就是说,只要学生有兴趣,乐于写,低年级的写作训练就取得了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今后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而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习作的态度基本都是抗拒的,他们不喜欢上写作课,也不喜欢自己动手来写一篇作文。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并且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认为没有什么好写的或者根本没有一个写作的思路,经常会写了上一句就不知道怎么写下一句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抵触写作。


        (三)真情实感缺乏
        虽然教师会按时进行作文教学,布置日记、周记等练笔任务,定期组织集体写作,以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即便按要求完成了任务,所写的作文却普遍缺乏感情。学生素材积累有限,言语组织能力有限,作文时不知道如何落笔,不知道如何构思,所以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模仿优秀作文来进行自己的写作。但是模仿来的范文毕竟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文章写成自然是真情实感缺乏,学生模仿出来的作文就会差一些味道,内容单一,没有新意,难逃穿靴戴帽嫌疑,甚至会出现好多人写一件事的情况发生。比如说,写到老师,就是灯下批改作业;写父爱就是爸爸在下雨天的夜晚背着我去医院;写好人好事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这些主题在自己身上到底有没有表现,只会一味模仿,反而让自己脱离了真实生活,而失去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触觉。
        二、作文教学方式探究
        (一)先说后写,激发作文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因为年纪较小,思维发展水平不足,表达能力也较差,对于眼前的世界、身边发生的事情,能够敏锐地感知,都不能精确地表达。因此,在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写话教学策略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根据他们的整体特点来定目标:要使学生感到,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是很有意思的,是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对语文写话产生兴趣,能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看到过的人和物,写出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对某件事情的看法。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写话教学水平,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对于学生的写话,对其内容和形式不要有太多的限制,鼓励让其自由发挥;正确把握写话的难度,不随意提高难度,拔苗助长。其次,教师还应把握四种写话的教学方法:第一种是,要耐心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把话说清楚,为写话打好语言基础;第二种是,由易到难,先让学生写好第一句话,再慢慢增加难度;第三种:教师不应随意批评学生,积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四种是,教师应善于利用周围的事物,鼓励学生说话、写话,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加强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其个性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利用多种方法,让教学始于课堂,而又不止步于课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学生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比如,为学生创设教室阅读角、开展读书漂流、开展阅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推荐名著、优秀作文集等阅读书目,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大量课外书的保障下,多利用课下时间及空余时间去阅读这些课外图书,开阔眼界,在阅读每一篇文章的同时记录下其中的优美词句,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增长写作经验。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课外书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在阅读当中养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写作是每个学生都需面对的重要而又难以攀顶的高山。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需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以班级学生学情为原点,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因材施教,不断延伸自己作文教学的半径,做好学生的指路人、引领者,使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