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肖培根
[导读]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肖培根
        安远县塘村学校 江西省安远县 342115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对学生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多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现状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阅读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在新教改背景下,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而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正是迎合了新教改及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战略发展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及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途径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首先只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得阅读教学的有效推进。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我国逐渐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阅读教学处在开展的初期阶段,多数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深刻理解与认知[1]。使得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无法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而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对学生自身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开展的方式及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由此看来,教师制定阅读教学目标的难度就随之增大,从而使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学生缺乏对阅读的兴趣
        要想保证阅读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保证学生对阅读教学充满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目的性较强,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并且阅读教学内容紧密贴合教材内容,缺乏课外拓展,对学生吸引性较低。其次是社会因素影响比较严重,由于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较快,电视中的动画片、自媒体及手机中的电子游戏内容更加多元化,与阅读相比,更具吸引力[2]。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严重沉迷于游戏,动画片中,缺乏对阅读的兴趣。
(三)过度注重阅读技巧,忽视阅读情感的培养
        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发现,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注重阅读技巧的教学,例如对轻重音及文章的阅读节奏等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对阅读情感的培养工作。阅读教学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或亲自示范进行宣读,然后分段对阅读技巧进行讲解,学生缺少自己主动阅读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不能真正的理解其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这种以读代讲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
(四)缺乏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自身阅读能力等方面考虑相结合制定的阅读教师方案。只有阅读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才能有效的提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教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但是也要求教师应有效的把控个性阅读与放任阅读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理解,不等于放任学生去随意阅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文化底蕴
        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见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文学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在不断阅读中学习文章的文字表达,修辞手法等等,这与单纯的语文教学课堂有着较大不同。因此,通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不断的积累更多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使学生学会思考
        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在不断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并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自主思维模式形成的同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写作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别,使得学生无论是对阅读还是写作兴趣都不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教材的选择,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
三、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身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阅读教学[3]。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观潮》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下载相应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钱塘江大湖的壮观景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湖的,通过文章的阅读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将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与同学进行描述与交流。在多媒体视频与音乐的背景下,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由于与之相配的阅读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充分体会到文章中的壮观景象和所表达的情感。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改善以读代讲的教学手段,充分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在下节课中邀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对文章进行分段阅读讲解,然后教师进行有效评价[4]。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文章主要表达通过月亮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让学生提前对此篇文章进行预习,通过预习提升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同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对文章进行阅读讲解,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文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对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与改革,通过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章可欣.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王超.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李桂芳.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方式及实施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7):50-52.
[4]侯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7):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