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丹
云南衡水实验中学 65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科技的进步,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各界所重视。同样传统民族文化也需要被融入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去。传统民族文化在推动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民族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时,不仅在无声的发扬我们民族文化,同时也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渗透
在高中时期的教育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语文教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品质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民族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内涵,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
一、高中语文融入传统民族文化的关键意义
语文作文高中时期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其教学内容和质量,便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宣传,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符合当代教育素质教学的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剖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情况
(一)教师忽略对学生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因为高中是学生思维方式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融入传统文化时要更注重去发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这个时期的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那么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独立理解和思考,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注重理解古诗文的内容,理解内容之后,在此基础上再去拓展关于古诗文背后的文化学习,这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了解古诗文中作者蕴含的思想情感有很大的作用。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去简单翻译文言文和了解浅薄的基础知识,而难以真正感悟到文言文的文化精髓和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二)太过依赖辅导书
目前由于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重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古诗时,往往会对古文翻译书产生极大的依赖性,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只是机械的对表层意思进行翻译,并没有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过程,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更无法真正体会到文言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了。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及时代背景
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文中的内容和所体验的情感与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和时代背景有着巨大的联系。因此,要对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可能产生的情感做出理解,才有可能更深刻的体会到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意义。例如在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等我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查一些关于苏轼的资料,比如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些什么,他的诗词主要风格是什么,写作内容往往与什么相联系。那么苏轼的诗词风格主要为清旷豪放, 虽然屡屡遭贬谪,但他依旧胸怀坦荡,乐观旷达,保持了一己真率的个性,同样他又是一个有趣的人,那么根据他的遭遇或者是是心境的不同,诗词所传达的感情自然也不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人生处境和生活环境,才能捕捉到诗词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学生也更能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
(二)注重教材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探索
高中学生的语文教材都是由国家的教育部门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内容,在书本中的一些文言文或者文字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的美。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文言文中的内涵,指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所传达出的古代的一些观点,和学生共同探究去探究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像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质和美。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可以将李白是如何局部描写,如果整体描写蜀道之难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文章中自己探索总结,从而理解到李白描写的蜀道是怎样蜿蜒曲折的,再进一步探索文章背后所包涵的作者的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探索,增强对于文言文的个人理解,更深层次的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
在高中的古文学习中可以先利用现代汉语思维来疏通思路,这样才能更通畅无阻的理解深层的文章含义。
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文章撰写等方面的思维方式。如在课文中出现的对偶句,就对应了均衡和对称的思维方式。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中的思维方式和这种思维方式的特色和模式等,并鼓励学生可以在自己撰写文章的过程中也去尝试用这种思维方式。
四、总结
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是生动灵活的引导方式去指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提高了解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性。这种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方法,不仅对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发扬和传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子月.弘扬历史文化——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J ].才智,2017(35):95.
[2]杜海燕.从《中国诗词大会》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J ].汉字文化,22017(21):34-35.
[3]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 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36-137.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