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芳
[导读]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重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将“文”与“道”密切结合在一起。

        王芳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坳乡中小学  332412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重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将“文”与“道”密切结合在一起。也更凸显出语文学科培养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向,并保证教学内容对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实用性,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环境氛围,以此培养一批人文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引言: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价值就是为了给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目前,我国社会还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对当前的社会道德体系形成了一定的打击与破坏,培养人品德素质就需要从小学生开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时,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需培养学生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让小学生能够守住自己的价值观,使小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工作与生活,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意义
        所谓的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需要具备的基本态度以及品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人文素养作为人生存目标的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如何为人处世,同时解决好自身的情感、意志力以及理性等各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的德行、智力、感情、体格等构成部分处于平衡的状态,并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独有的优势能够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阶段学生缺少生活经验,三观也尚在成型中,教师要充分的使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具有文化底蕴以及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实其精神世界。要灵活使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 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在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时,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通过丰富的情感以及充满趣味性的互动教学,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双方进行互动后使情感获得交流,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阶段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能够在教学语言中展现出来,一个人的言语体现其思想价值。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师运用有趣的语言,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状态讲解知识重点,不断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明确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方向
        现阶段的新课改理念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也是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基于此,教师需要清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注重学生内心获得全面发展,不可以使用以往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

教师是落实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实施者,因此,必须清楚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新课改理念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同时摒弃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培养的目的,在达成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与教学初衷相符。
( 三) 保证人文素养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从教材中挖掘具有人文素养教育的知识点,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性格特征等,筛选出与他们的知水平、认知风格相符的人文知识点。才能够从根源上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基于此,教师通过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发现他们非常喜欢玩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手机下载自己喜欢的某一类信息。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个兴趣点,选择和人文教育有关的内容,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采用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参加课堂学习,还可以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百家姓》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名字或者喜欢的各种明星姓氏作为本单元课程的导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历史,同时有效的培育及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 创建优质的人文素养熏陶氛围
        教师如果想要通过高效的方法培育并且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关注环境的熏陶以及影响。教师在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环节中要积极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氛围。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所造民主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才能够保障学生能够积极和教师进行交流及沟通,保证双方的信息获得有效互通。也就是教师更了解学生,学生也愿意和教师交流。让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交流都能够让学生轻松及自然的前提下,去了解并且掌握人文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师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以及目的的给学生传达和人文知识相关的信息内容,以此保证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有效性,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互动不同,教师和学生在课后交流也会影响到学生,特别是小学这个教育阶段,这时期教师是他们学习以及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教师采用该途径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不断的完善,充分发挥出教师起到的示范与引导作用,不管是在课堂授课或是在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都可以给学生打造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环境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培育并且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明确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方向,以该方向为核心设计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并树立榜样给小学生积极的影响,并塑造一个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并自在的环境下提高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忻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基 教版),2018(06):132.
[2]刘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 月),2018(07):60.
[3]杜春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67.
[4]马玉虎.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6)∶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