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华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裕民幼儿园,广东 中山 528414
摘要: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可以成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开发和利用。幼儿美术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与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活材料应当突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樊笼,就地取材,利用借形想象的手法促进幼儿即兴发挥的需要,将生活材料变成有趣的美术作品就成为当前幼儿美术活动的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生活材料;借形想象
一、借形想象的概述
(一)借形想象的概念
“借形想象”,是由儿童美术专家薛文彪老师根据幼儿想象、创造和表现力的发展轨迹而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就是鼓励幼儿借助原有的形体进行系列想象和创造,它是人类最原始阶段的想象。通过美术活动来提高幼儿想象力、创作力。它除了从一个形到另一个形的转换,还包含从没有情景到有情景,从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景的转换。
(二)借形想象的特色分析
“借形想象”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想象形式,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大自然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在大自然这个百宝箱中可以需找到许多灵感和创意,如落叶、云朵、石头、贝壳.......这些普通的东西都可以展开“借形想象”。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添加一些物体,让整个画面更加的丰富。幼儿对于世界的想象是永无止境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可以成为他们想象的对象,在幼儿美好的想象中,世界充满了温度和情感。
二、生活材料在借形想象活动中的运用
(一)生活材料的概念
生活材料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物品、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等,主要是作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物质,如:树叶、花生壳、玩具、果汁、姜等等。
(二)使用生活材料的原则及意义
经研究实践验证,幼儿园美术活动使用的生活材料必须是便于幼儿操作,容易诱发幼儿联想和创作的。在倡导绿色环保的时代,幼儿园也在这方面来开展美育教育,通过运用生活材料来进行美术活动的创作。如:旧鞋子 “大变身”,为了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我们也针对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们让家长收集孩子不穿的鞋子洗干净带回园,经过孩子们的想象与创作,旧鞋子就变成了小青蛙、长颈鹿、小车子等;如挂瓢变变变,经过孩子们一轮创作后,丝瓜瓢变成了一个个在沙滩度假的小动物;桌椅、板凳、卫生工具等这些都是孩子们自由表达的灵感来源。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联想与欲望,同时也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发展幼儿动手和创造能力。
三、教师如何利用生活材料进行借形想象创作
(一)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幼儿喜欢与大自然接触,让幼儿去感受与走进大自然,丰富了幼儿的各种体验,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大自然中,幼儿可以随处寻找到翩翩舞动的蝴蝶,飘落的叶子,观察各种娇艳花朵,还有多种多样的小昆虫等等。在幼儿走进大自然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幼儿去寻找发现并收集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我们把这些材料运用到我们借形想象教学活动中。
(二)通过环境熏陶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在幼儿园创设环境时,我们会着重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创设我们的环境,利用大自然的物体去想象一些形象的东西。如:树根,大自然中有的树根像八爪鱼,那我们就可以在树根上画上八爪鱼的眼睛嘴巴,涂上漂亮的颜色,一只形象的八爪鱼就出来了。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都会利用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来进行师幼合作创设幼儿园每一个角落的环境。如:我们利用了收集的小树枝通过用扭扭棒绕起来,再添加上小手和小小脚,这时候一个滑稽的“小人”就呈现啦。在园里的每个角落都利用了不一样的生活材料去创作不同的美术作品。同时,我们还给幼儿提供了多形式化的美工区让幼儿大胆的去创作,如线描区、拓印区、印刷区等等。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运用生活材料,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的作品,让这些作品能够在平面和立体的角度进行相互交叉,表现幼儿的生活感受。如幼儿立体造型,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能够通过拓、染、揉等技能技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借形想象来创作。这样我们可以在前期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收集大量的瓶子、纸巾筒、电器小零件等等材料,因为这些材料的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容易收集。这些材料能让幼儿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随心所欲的制作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三)提供多种材料支持幼儿的艺术创作
在我们研究的课例《姜宝宝大变身》中,我们通过利用姜的侧切面沾上颜料在纸上拓印,再创设情境导入相关的联想活动,幼儿通过姜的侧切面印出来的形状去联想不同的物体,如小狗、小猫、房子等等,通过借形想象完成创意性思维的创造过程添画出自己想象的样子,创作出不一样的幼儿美术作品。我们不但要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也要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幼儿更加喜欢美术活动。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材料的借形想象帮助幼儿提高美术的创造力,可以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完成相关生活材料原形的想象之后,再进行创作活动,让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让幼儿身边的每一样生活材料都能够发挥其重要的价值,引起幼儿学习美术的强烈兴趣,要让生活材料走进幼儿的心中,生活材料的多样性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材料,通过借形想象手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罐子、一个轮胎、一根铜丝,一片树叶、一片花瓣、一块贝壳都可以为幼儿提供美术创作的源泉,增强幼儿创作的自信心。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材料。在美术室中让幼儿能够选择合适自己的材料进行创意活动,比如幼儿可以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瓶盖和树叶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
四、幼儿如何通过借形想象进行多形式的艺术创作
(一)想帮助幼儿通过借形想象进行多形式的艺术创作,教师就必须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在活动中教师应当让幼儿做主体,让幼儿做活动中的主人,在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前提下,让幼儿利用生活材料进行多形式的借形想象艺术创作,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幼儿主体自主学习的地位,深入的挖掘幼儿的艺术创作潜能。例如我们的课例《香香的果汁画》,利用不同水果榨出五颜六色的水果汁,再进行蘸、点、吹、画的手法,让幼儿通过此时的果汁图案想象一个情景画,幼儿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水果汁变成有意义的作品,也提升了生活材料的教育价值。另外,我们要把生活材料进行分类,让幼儿养成对材料分类的习惯。幼儿根据不同材料进行的美术活动创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提高幼儿多形式艺术创作的潜能。
(二)幼儿通过借形想象创作的成果
幼儿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利用普通的生活材料进行借形想象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会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同时我们也向幼儿进行美育教育,让幼儿收集常用的生活物品,如盒子、酸奶瓶等物品为美术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库,让幼儿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借形想象的艺术创作活动。例如,幼儿用鼠标来涂上底色,按照幼儿已有的经验,把小老鼠画出来,这样让幼儿能够将鼠标通过幼儿的想象进行创作;还有自然中的树叶,它也可以按照叶子的形状加上几笔,变成小乌龟、小鸟、蝴蝶等等,这样的美术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幼儿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美育美感。
三、结束语
将生活材料运用到幼儿借形想象的美术活动中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信心,还要有更多的耐心,这种活动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通过师幼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完成对幼儿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在借形想象的美术活动中,生活材料的运用也能够慢慢的给幼儿丰富美术知识,同时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展.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23-24.
[2]徐虹. 生活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新智慧.2020(16):30.
[3]谢琪. 浅谈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新作文:教研.201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