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创新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静
[导读] 随着新课改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已深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
        王静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221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已深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作业是课堂教学补充,如何提升化学作业有效性也已经成为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现状分析;创新实践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和延伸,也是教师检测学习成果的关键。如果只是单纯依靠教师课堂讲述,学生很难对化学知识进行掌握和实际应用,而通过化学作业却可让学生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新课标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设计化学作业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化学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化学作业的过程,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做到熟练运用。
        那么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如何?怎样设计才能提升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一)作业形式较为单一
        教师因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在进行化学作业布置时会以大量习题为主,而习题内容多是名校试卷或是来自于网络,作业的内容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因此缺乏一定的层次性,不能满足学习水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形式单一的作业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作业难度有待调整
        教师设置的化学作业难度有待调整。大多数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并没有注重到作业的难易程度,一些教师为了能够拓展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就会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化学练习题,这对于优等生来讲可能并没有多大困难,但对于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完成,甚至是根本不能完成,着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化学学习兴趣。
(三)作业反馈单一
        学生认真完成了化学作业,但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却较为单一,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化学作业批改时只会进行正误判断,并不会就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进行交流,因此也就无法发挥出化学作业的作用。
二、通过创新提升化学作业有效性的建议
(一)设置开放性前置作业,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设置化学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化学知识,而通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可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样在之后的课堂学习当中就会更加有针对性。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和探索空间,从而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开放性问题可以是思维量比较大的问题,以此来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可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前置作业,都必须要能够吸引学生进行探索的兴趣。如:在学习《金属钠和钠的化合物》之前,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等自主探究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并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反馈给教师。
        通过此前置作业的设计可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探究当中,开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相关知识,为教师后期进行新课教学鉴定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讲也会更有针对性,也能快速对这一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掌握。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出学生的完成兴趣
        只有通过生活才能真正展现出教育的意义,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一定要尽可能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化学作业充满生活气息,这样学生在作业当中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比如说,在学习《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时,教师就可以设置生活化的前置练习作业。教师可先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思考如下问题:①海水中都有哪些盐类?②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什么?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什么? ④海水中都能够获取哪些物质?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络自主探究完成这些前置性作业,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将完成的作业反馈给教师。
        这些问题的设置充满了生活化气息,能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进行探索的兴致也会很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获取金属镁,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掌握,并学会熟练应用。
(三)设置分层次化学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高中生在学习基础能力以及态度方面都会存在一定差异性,且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化学作业的设计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取得进步。
        分层作业是指对化学作业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进行作业设计,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说在学习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计分层次作业。首先,教师先要做好对所在班级学生的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的内容设计化学分层作业。教师可将作业设置为基础类和拓展类两种,对于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基础类作业,在完成作业之后能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进行掌握即可;对于优等生教师可要求其再完成拓展性作业,使其能够在对元素周期表中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掌握的基础之上,了解过渡金属元素、II、VA族等元素的性质以及用途,并能够掌握周期数、主族数和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层次作业的布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困生逐渐建立起化学学习的兴趣,优等生在掌握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之上逐渐拓宽自身知识面,促进化学知识的内化。
(四)丰富作业反馈形式,促使化学作业有效性得到提升
        很多教师都会用对错来判断学生的化学作业,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这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一定要做到对作业的有效批改和讲评,确保作业反馈能够促使学生成绩提升。
        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评语为学生提出改进方向。比如说一些学生作业之所以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自身没有掌握知识点而是因为粗心大意,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评语来提醒学生认真阅题,认真答题。又比如说一些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是因为自身思维不够灵活,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启迪式的评语引导学生换种思维进行思考。
        通过有效的作业反馈,能够使学生明白自己出错的原因,这是教师再辅助以细致的讲评,使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反馈提升自身的化学成绩。
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背景之下,以往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原有的作业设计方式进行改进,通过生活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分层性作业的设置,以及具有有效性的作业反馈,使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练习对所学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作汉.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20(22):145.
[2]许国华.高中化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实践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8(1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