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刘清平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刘清平
        江西省西山学校 33172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原则与策略
引言
        数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数学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智慧,简化思考的程序,加强处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要关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并积极探索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一)辩证性原则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辩证性地处理问题,以求教学的全面性。一是直观与抽象。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学,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趋势。二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许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多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忽视了聚合思维的培养,事实上,许多规律的发现,还要靠聚合思维来归纳总结。教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发散思维,同时也要兼顾聚合思维,保证学生的思维和谐发展。三是课内与课外。这一点要求教师把课内和课外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不要认为教师仅仅只负责课内的事。
        (二)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一切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本就谈不上主体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质疑性原则
        在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和质疑知识,只有当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才能体现学生的思考和思维的运转过程。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始终秉持质疑原则,对于学生在课程中的质疑进行鼓励和促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最佳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问难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是学习主动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不可缺少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一是要善疑,提倡理智的、审慎的怀疑。二是要敢疑,不迷信权威。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比较稚嫩,有些问题己经超出了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比较”一课后,启发学生质疑,可能有学生会问“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老师就可以马上抓住这个问题进行诱导“对呀,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请大家再看书中的例题,能不能找出其他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忙开了,很快就有学生发现最小公倍数也可以在短除法以后,把最后的商与原来的数交叉相乘,取其中任一个即可。鼓励学生质疑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倡导发散思维,鼓励一题多解
        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从多角度找寻解题方案的习惯。在我国现阶段,衡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可以通过这样一道题目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复习:商店里摆放一些物品,价格分别为,裤子30元,衣服50元,鞋子60元,文具盒10元,书20元,然后让学生讨论并提出三种以上不同的问题和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有很多种,如裤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元?解法为加法。文具盒比书多多少元?解法为减法。还可以问裤子、衣服、鞋子一共要多少元解法为连加等。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又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三)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再整理和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索。而探索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各个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地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减少教师上课的时间,使每个学生多一些时间去思考和表现。增强实践经验,多读一些课外书,增加知识储备。
         结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增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素质,在实践中创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愿意主动的去思考,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学生培养为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康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 新课程,2021,(09):175.
[2]陆小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