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靖建波
[导读]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靖建波
        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学 山东 聊城 252500
        摘 要: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化学课程是学生在初中开始学习的,因此这一阶段对打下化学学习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们以后在学习化学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化学课的特殊性,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很多化学老师不能准确的进行演示,学生们也会感到费解,因此把信息化教学引入到化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们对化学知识有着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引言
        在信息科技加持下形成的完善网络,畅通渠道,以及积累的海量资源,已经开始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行业现有格局。教育工作者获取和管理资源的方式也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具体到化学教育领域,教学资源的产生、记载、传播,包括实验的设计、总结都与信息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
        1 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教师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展开的教学方式,用来实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方面的改进。信息化应用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出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等的特征,其中全面性主要是信息化教学中老师需要在教学中从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等方面来进行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高效性主要是指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先进性是指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方式,具备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可以把这些有效的展示给学生。
        2 信息化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2.1 制作选取高质量的微课视频
        初中化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逻辑推理将抽象性的已知条件转化为具象形象,并自主探索其中所隐含的信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解题。“微课”主要是针对重点题型、经典题型进行讲解,将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分析,因为不能将所有例题都进行训练,所以微课选取的视频要求较高,要包含的内容更加宽泛,注重发散学生的化学思维。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仍然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微课则作为辅助教学,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注重课堂学生的信息反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但是不能过于依赖微课教学。微课可以将抽象性的概念变得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也能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清晰地梳理,教师也可以将在课堂上的讲课录制成视频并做成微课,避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遇到立体化的问题讲解时要加入三维动画演示,提升学生化学想象力。
        2.2 创新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利用电子白板为智慧课堂提供助力
        智慧课堂主要是通过对技术的熟练运用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教育技术成为课堂的一个主要元素,而不是针对于课程之外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首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加强资源的多渠道建设,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让大数据本地化、校本化,云构架下的资源建设需要和本校的教学资源相融合,以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教学。其次,教师应该熟练的掌握电子化技术教学,让他们把电子教学与传统课程深度融合。
        2.3 借助网课资源开展情境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单一的口头解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率,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地根据教学需求,在平台中搜索相关的网课资源,为学生展现动态的化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高效学习,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4 注重在化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降低化学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可以运用动画模拟技术将其具体化,利用鼠标进行拖拉、旋转,进行物质组合,可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降低抽象知识理解难度。此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中学实验室设施建设相比城市较不完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如Corel Chem Lab、Model Chem Lab、Flash 3D等虚拟化学实验室软件,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加深对实验的印象,提升实验的视觉感与教学效果,增长学生见识,强化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弥补中学实验室的不足。
        2.5 构建数据库,开展翻转课堂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与化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建立专属的数据库,定期分享化学课程练习题、文章资料等,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数据库开展翻转课堂,在课前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做好预习工作并记录视频内容中的知识点;记录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翻转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指导各个小组开展知识探索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帮助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的网课视频,认识酸和碱酸碱的中和反应。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不同浓度不同容量的酸碱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现象和生成物质是一样的吗?”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参与翻转课堂中,与组员进行分析讨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中,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6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完善化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想要创新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就需要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开拓全新的思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态势,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校园内的交易网络需要进行共享,提供社区服务,让教师可以在网络相连的社区服务中,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资源共享、案例研讨等。提供教研教学资源服务,让教师可以自主学习跨校区之间可以建立交流和评价反馈服务,信息平台支持教师之间可以远程评课互动。本校与其他校区之间的教师协同设计教案和课件,实现具有本校特色和区域特性的教学内容。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化学教学的教学思想理念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推动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信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开展知识探究活动,掌握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网课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挖掘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构建知识架构,提高自身的化学综合素养,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旭彪.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活力,2019(15).
        [2] 马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06).
        [3] 谢龙辉.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J].年轻人,2019(48).
        [4] 马梅兰,杨天林,韩少睿.微型化学实验微视频的设计——以《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为例[J].化工管理,2019(13):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