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蒙泽”文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黄宇
[导读] “蒙泽”文化,蒙,谓之蒙学启智,育人明礼也;泽,谓之泽被后世
        黄宇
        横县横州镇蒙村村委小学   530300

        内容摘要:“蒙泽”文化,蒙,谓之蒙学启智,育人明礼也;泽,谓之泽被后世,润泽学生也。德育教育要求教师通过课内外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健全学生人格。可见“蒙泽”文化与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通过把“蒙泽”文化渗透于小学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蒙泽文化
        
        “蒙泽”文化是学校收集广大校友的意见,根据小学阶段教学目标,联系学校的优良传统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思想。“蒙泽”文化阐释了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懂礼貌、乐奉献,学生学有所成后回校反哺学校,为学校的教育添砖加瓦。这些内容都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主题班会、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渗透“蒙泽”文化,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回馈母校。
        一、以“蒙泽”文化为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蒙泽”文化继承了学校校友的优良传统,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教育是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在德育教育中渗透“蒙泽”文化,利用“蒙泽文化熏陶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仪,懂得感恩,乐于奉献,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主要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渗透以下“蒙泽”文化内容:
        第一,文明礼仪学习。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良好的文明礼仪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学生受益一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条件。但是农村小学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很多学生缺乏文明礼仪的意识,见面不主动打招呼、不喜欢跟人交流、不讲卫生乱丢垃圾、与同学很难友好相处、插队、给别人取花名等不文明习惯普遍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规范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行为,引导学生讲礼貌、讲卫生、树新风、文明排队、爱护公物、不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双手接物、主动帮助别人,与同学友好相处等,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遵纪守法。这几年青少年犯罪的年龄有越来越小龄化的趋势,小学生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的新闻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已经刻不容缓。在德育教育中融入“蒙泽”文化的遵纪守法内容,教育学生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犯罪的代价,宣传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尽量把违法犯罪扼杀在摇篮之中,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感恩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比较多,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有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比较疏远。现在农村家庭小孩普遍比较少,有些家长过于宠溺小孩,缺乏教育的技巧,导致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造成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养成比较自私的心理,因此学校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在德育教育中以“感恩”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挖掘国学经典作品、课文、音乐、美术、体育活动等感恩教育素材,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通过优秀校友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母校。把感恩的意义延伸到社会、国家范围,培养学生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回馈社会、回馈国家。


        第四,乐于奉献。只要每个人都乐于奉献一点点爱,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在农村小学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比较自私、爱贪小便宜的个性,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渗透“蒙泽”文化,以“奉献”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利用课文的典型名人事例、时事热点、身边典型事例等宣传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树立奉献意识,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把奉献落于实处,比如帮村里打扫卫生,为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毕业班开展感恩母校活动,为母校建设出一份力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诚实守信、爱国爱民、廉洁坚贞、坚强不屈、仁爱之心、勤奋好学、追求梦想、自律自省等“蒙泽”文化在德育教育中进行渗透,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
        二、德育教育渗透“蒙泽”文化的方式
        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通过PPT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枯燥无味,降低德育教育的效果。把学校的“蒙泽”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德育教育中渗透“蒙泽”文化,利用学校的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德育教育,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效率。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探究出来以下几种有效德育教育渗透“蒙泽”文化的方式:
        第一,主题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创设学生喜欢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生活情境等,结合精美的图片和小视频,加深学生对蒙泽文化的理解,让德育教育的主题深入人心,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表演、音乐、美术、活动、实践操作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主题的印象,接受情感的熏陶。
        第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蒙泽”文化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热闹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通过文明礼仪周、节日活动、少先队活动、实践调查、科学活动周等活动渗透“蒙泽”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第三,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学校文化长廊展示蒙泽文化内容精髓、学生优秀作品、学校校友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设置板报,张贴标语,制定班级标语、班歌等,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文娱活动、节日活动、体育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舞台剧表演、诵读活动、讲故事比赛等方式,在德育教育中渗透“蒙泽”文化建设,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全学生品格。
        总之,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德育教育中渗透“蒙泽”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学,利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游戏、小视频、实践活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蒙泽”文化的印象,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内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陈达明. 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29+131.
        [2]方吉庭. 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 学周刊,2016(33):126-127.
        [3]王婷婷. 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