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杨雪梅
[导读] 近年来,具有短小精悍特征的微课在众多教育资源中脱颖而出,

        杨雪梅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646000

        摘要:近年来,具有短小精悍特征的微课在众多教育资源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同时可以总结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依据,引出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微课的意义,并提出关于高中化学微课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应用;创新
        在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吹响的号角越来越强烈。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简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具有碎片化、智能化、移动化等特征。但是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微课展开教学,教师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价值,并将其与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应用与高中化学课堂的意义分析
        在传统化学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将高考作为唯一的目标,化学教学过程过于功利化,一味地运用“题海战术”,教学内容冗杂,教学主题不够突出,不够直接鲜明,久而久之消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动力。
        微课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以语言的传递信息为主导,微课可以划分为探究学习、演示、启发、等多种类型。将微课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可以合理规划课堂教学节奏,抓住教学重点环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同时,微课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重难点突破时会自然聚焦于学生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点的突破口,提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微课可以将一些推理过程放大并细化,直观细致地展示给学生,也可将一些实验探究过程设计成微课,通过猜想、推理、实验验证等步骤培养学生严谨的证据推理思维[1]。
        因此,为了普及新式教育模式,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合理设计微课,发挥微课的引导、巩固作用,让学生爱上学习过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二、高中化学微课设计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微课设计要真实、有针对性
        微课最大的优势便是简单精悍,学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微课视频自学,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理解。为了充分发挥与展现微课教育作用,教师本身要做的是了解微课原理,明白微课的分类与基本要素、好处、存在意义、应用前景和价值。然后在进行微课设计的时候要以真实性、针对性为原则,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基础、薄弱项等进行了解,依托化学实验和生活元素等内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状态采用针对性教学手段,将知识结构系统化呈现[2]。
        比如,在学习《钠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为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其中涉及的化学原理的理解。

然后教师需要用视频展示钠及其化合物的特点与分子构成,并在旁边标注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与演变方式,设计的内容要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与教学的内容衔接自然,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区分知识点,避免错误的导语、图片、文字等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微课设计要有创新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课最大的法宝。每次上实验课学生最激动,哪怕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整堂课都会很兴奋。因此,在制作微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微课视频,并结合班级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情况来进行改进,使优秀的微课资源能够合理的创新和应用。
        比如在讲解“镁”元素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演示镁的分子结构式特性,再通过短视频来录制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也可以采用动画手段来模拟燃烧的现象和化学现象,并且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去讨论这一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3]。
(三)微课设计要重难点突出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保障设计的课程内容能被学生接受。对于理论性很强的知识,学生通过课本可以直观掌握的就不需要利用微课来辅助学习,而对于思维性较强的知识,就需要借助微课资源来帮助学生的学习。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课程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必须要抓住知识的重难点,不能设置过多的内容,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掌握,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效率。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金属氧化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微课播放金属氧化的微动画,从分子键断裂组合再到形成物质的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其知识印象[4]。随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将氧化物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从简单的防腐漆再到电厂工作原理,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相关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云实验”,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形式实验情境,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微课的出现和广泛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也让高中的化学课程更具有时代的鲜活。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充分结合新旧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将微课真正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能收获满满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打开新时期背景下的有效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 优化高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9):41.
[2] 闫亚红. 浅谈如何通过微课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J]. 新课程,2021(4):167.

[3]李中尧. 高中化学“微课+导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4):98-99.
[4] 马小平.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7):128-129.
作者信息:杨雪梅,女(1980.1—),汉族,四川省泸州市人,本科,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