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辉
永新县台岭乡高汶小学 343406
摘要: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深入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具体包括学生内部因素及教学外部因素两大类型。针对上述学困生成因,基于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新课改理念及核心素养理念,从自信心建立、关爱学生、改善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家校合作五个层面探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与解决措施,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解决措施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实践性、抽象性及综合性的特点,再加上小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智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中未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获得与其需求、心理、认知相适应的数学教育,便会导致学生数学水平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进而使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深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的各类因素,从学生内心及教学两个层面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水平,端正学习态度是促成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式。为此,教师要深入领会学困生特点及成因,立足实际、聚焦问题,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化及教学科学化。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从内部层面来看,学困生成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自信心不足,在学习上反复遭受挫折在家长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其缺乏学习信心,对学习产生懈怠、畏难等心理;②学习驱动力不足,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足导致其将学习看作为一种负担;③缺乏独立性,在学习上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与家长的监督,仅能从表面简单分析数学问题,不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独立解决;④学习策略不佳,学习习惯尚未形成难以对数学知识活学活用[1]。
从外部层面来看,数学学困生成因有二:①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困生学习兴趣;②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一味追求课堂进度、达成教学目标,忽视学困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迁移应用能力有限这一客观事实,导致学困生无法消化、内化数学知识[2]。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解决措施
(一)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法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
首先将学生按照数学成绩、数学兴趣、独立性等划分为不同层次,从不同层次内选择若干名学生组建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及习题,保证教学内容契合学困生既有知识水平,使其在日常学习中能够通过努力、调动储备的知识解决教师设置的基础性任务、题目等,通过使学困生体验成功、获得教师表扬及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会、学好数学的信心;最后,根据学困生的进步幅度重新进行分层,按照上述步骤实施教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促成学困生转化。
(二)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彰显教育的大爱精神
学困生与普通学生相同,都希望获得教师及同伴的认可。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困生的心理诉求、保护其自尊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关爱、呵护学困生,当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不明显时,教师可从学困生的品质、行为等方面予以鼓励,使学困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同时,教师要给学困生提供回答问题、表达观点的机会,使其感受到教师对其的重视,教师还需要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形式消除学困生自卑等不良心理,为其数学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作业交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作业交往是一种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在每周五教师可以向学困生布置一项“特殊”作业,请其在作业本中写下本周的学习收获、学习心得、在学习及班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数学教学及教师行为的意见等,教师则在作业内回复学生的问题,疏导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科学、专业的建议。例如部分学困生因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导致其成绩不佳,教师可以指导其制定时间表、绘制数学知识思维导图等,帮助其解决学习问题,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还可增强学困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提高其对教学指导工作的配合程度。
(四)以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其一为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图表、图像、图片、语言文字、视频等,帮助学困生理解并记忆数学知识;其二为游戏化教学法,在课堂上引入数学小游戏活跃氛围,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其三为情境式教学法,将教学意图渗透至生活化场景中,引导学困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其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结束语
促进学困生是实现教育公平性的应有之义,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困生成因复杂,既包括学生心理、意志力、认知水平等内部成因,又包括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外部成因,教师需要针对各类成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与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其切实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爱与重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要优化改进教学方式、与学困生的沟通方式等,保证各项教学指导措施具有针对性,可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以此促成学困生转化。
参考文献
[1]刘锦龙.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新课程,2021(09):208.
[2]梁琼.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措施[J].新智慧,2021(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