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香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南校区 山东 德州 253300
[摘要]: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既是学生六年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进入初中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在总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把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串成串”,把不同类型的“摆成块”,这样既增强知识间的联系,又区别了不同类型的易错点。鉴于学生存在的较大的水平差异,再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组内进行帮扶、督促学习。这样,不仅仅是加强了复习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总复习 兴趣 深度学习 小组合作 高效
小学数学总复习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知识容量大,其次是时间长,横跨了一到六年级六年的时间,知识的遗忘率也大。同样,对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归纳各类知识的综合性,并且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并且熟练应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复习阶段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一、系统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高效措施
在复习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显得更为明显。为了进行高效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深人了解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班级中每个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在一节课中又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但总复习阶段,我觉得我们最该拯救的就是学习的能力稍弱的学生,因为他们进步空间很大。本着每人进步一小步,班集体就会进步一大步的原则,我采取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总复习中,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复习内容。尤其是针对知识掌握程度较弱的学生,要从知识的根基抓起,基础知识就像一颗一颗的葡萄,一颗一颗的吃才能逐渐吃完一整串。课堂上教师先出示本节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运用整合。在遇到典型的题目或易错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时,就采取学生间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了学生“喂”学生。最后老师提问后者,检查一下是否真的已经掌握。
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吃饱,每个学生都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此循环,学生慢慢达到深度学习,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整合,促进深度学习
总复习的教学应不同于以往的普通教学,教师首先要在课前把错综复杂的知识进行梳理,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不同的领域进行系统的划分,然后在课堂上把练习题以知识点、知识串的方式逐步带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掌握知识,并且了解了整堂课的知识框架。比如在复习除法、分数、小数、百分数、比、成数、折扣之间的联系与相互转化时,把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都穿插进去,让学生感受到了知识体系的整合,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思考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复习阶段的课堂上每堂课上练习的知识都应该从源头开始,然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回顾、比较、应用、熟练掌握等,在脑子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串,感受知识的连贯性。如在复习“已知正方体容器的边长为A,里面装有B升的水,求水的高度”时,要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但它们的体积公式和圆柱的体积公式一样,都可以写成:体积=底面积×高,由此可推出:高=体积÷底面积,底面积=体积÷高。不仅上面的题目迎刃而解,再遇到长方体或圆柱的类似题目也会做了。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夯实基础,由易到难,把同一领域的知识穿成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活学活用,达到深度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总复习阶段,内容多、时间短,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情景或设计精美实用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如在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时,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多媒体课件就起到了很大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一上课,我就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张当红明星的照片,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了。师提问:这张照片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给这张照片的四周镶上金边,需要多长的?求金边的长度其实就是求这个图形的什么?如果我想给它贴个保护膜,膜的面积要多大?师接着说:我在商店看到有一大摞这样的照片,如果把这一摞搬到我们的教师,需要占用多大的空间?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层层递进,由生活到抽象,由平面到立体,引起学生自主回忆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变化原来是如此的巧妙,有效的整合了这块内容,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四、精学精练,练则有效
在总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题。所以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贴合课堂教学,布置系统化的、有针对性的典型的练习题。做完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会一题多解。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要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内容,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使其摸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建立小学数学的知识框架,达到深度学习,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五、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春香.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J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m3(6):24.
[3] 杨武昌、张美华.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能力——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谈[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4):33一35.
[4] 李继红.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浅谈[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8):200.
[5]高玲.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10:151.
[6]马云鹏.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