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志华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252000
摘要:机械加工是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作为中职教师,需要改正方法,研究教材,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适当的改良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结合理论和实践。让学生们在知识结构的分析中,实践技能的不断锻炼中,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加工;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和学同时进行,而这也就提高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在中职教育中,机械加工属于难度系数较大的专业课程,此专业更讲究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根据调查,发现许多中职教师们并没有认知到此专业课程的特性,更没有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以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为了改变此现状,使得中职机械加工教学更具有效性,教师就需要深入研究探讨教学方法;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后,以其个人能力等为出发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1]。让学生们在引导性的学习中,达成目标。
一、改良教学模式
机械加工是中职教育中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课程,在教学中,中职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合理安排。由于机械加工的书本内容过于繁杂,理论知识过多,教师需要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课程,让学生们快速理解所学知识。其次,机械加工属于可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此时教师需要在课程讲解中,对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简单的模拟课程,从而优化学习。
比如,中职教师在进行“螺纹轴的数控加工”的教学时,首先应该下达任务,让学生们明白此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其次,教师需要介绍相关知识的概念,讲解螺纹轴的零件类型、具体构造及其在数控机床的使用方式。要在相关刀具使用方法的介绍中,加强学生对轴类零件加工基本规律的了解。讲解过后,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以小组合作方式分组探讨,通过探讨,了解加工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其中的步骤和技术要求等。通常学生们可以在分组学习中,增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在知识的掌握下,促进团队意识的树立。接着,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后,安排实际演练,让学生们尝试着自己程序编辑不同的零件,并在任务完成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自己所喜欢的零件模型进行想象加工。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情,安排交流和展示环节,并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评价中,要多多应用鼓励赞赏的方式,奖励完成度较高的学生,耐心的指导完成度较低的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在教学完理论知识后,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实践。通过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让学生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传统教学在现代教学的融入中,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增强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二、完善机械加工内容
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机械加工的知识内容时,需要注重对专业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在这当中,教师需要加强基础知识;需要结合一般教学和专业技能的教学;需要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
首先是加强基础知识,此方面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系列来完成[2]。也就是说,中职机械加工的教师需要以参观、演示、动手、实验和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巩固学生所学。在基础知识的加强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基本教学方式的传授,要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意对学生新事物接受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
其次是一般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结合。中职教育主要是对技术型的人才进行培养,因此学生实际的专业技能应该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在条件的允许下,对学生适应岗位的技能进行培养。利用此,实现学生技术技能的不断提升。之后就是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凸显。机械加工与其他专业不同,其核心能力为机械、CAD和CAM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课程,融合综合能力的训练,设置生产实习等模块,适当的时候还需要增设自设性内容。让学生们根据实际的学习问题,设计总体的解决方案,以此在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下,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就业奠定基础。
三、重点实施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同样需要创新方式,既要设置生产与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又要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第一,教师们需要广泛开展生产和教研活动。学校需要成立机械加工实习教研组,通过对相关企业生产加工业务的了解,开展相关生产教研活动。要在活动中,积极的应用起相关的设施设备。以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效益。第二,学校需要加大推进“双证书”教育的力度。机械加工“双证书”教育的主要思想为,以学校为立足点,以社会为着手点,三位一体化培训、实训和考试。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教学时,以相应工种的应知部门为结合点,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以此加强实践教学。
同时,教师还需要制定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要在学生们考试后,通过鉴定,发放对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们在学校中,就获得职业资格,从而毕业后更好的就业[3]。第三,在实践教学中,离不开相关基地设施的建设。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二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学校要适当的改造基地,赋予基地设备更好的综合性和先进性。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学校要对周边地区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以此赋予校外机械加工实习基地稳定性。在实践基地的齐全中,需要配备对应的教材和实验仪器设备。学校要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实验仪器,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此,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效率。
结语
作为中职学生的专业课,机械加工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和岗位就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此时,中职教师就需要以学生角度,利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结合理论的方法等,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们在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中,提升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林林.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探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18(18):249-250.
[2] 黄建. 论提升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效率的方法[J]. 数码设计(上),2020,9(11):177.
[3] 毛德迪. 简论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