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电气信息专业的教学方式创新体验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蒋德琦
[导读] 面对学生中职毕业后的分流情况,和学生自主意愿的变强,

        蒋德琦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36   
        摘要:面对学生中职毕业后的分流情况,和学生自主意愿的变强,结合重庆市教委的就业导向,我们将电气信息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划分,并对每一类学生进行定向定面的教学,针对其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 中职教育教学方式 电气信息专业 就业导向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职电气信息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由于学生缺乏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就业选择面较窄,多在电子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电气信息专业的积极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进程的推进,社会对电气专业技术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就重庆本地行业变化情况来看,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庆市迅速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末,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达到2.7亿台件,产值突破5000亿元。“十三五”期间,重庆在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将进一步壮大笔电、手机、打印机等优势产品,发展穿戴式、虚拟现实等智能终端新产品,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随着中职学校的大发展,对中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迎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同时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结合学校的学生就业发展,适应电气信息专业的未来发展,我们对其进行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社会在进步,公司在发展,中职学校也需要适应,专业的发展必须要紧跟公司的岗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出校园就能找到自己的岗位,而对于教师的行业认知就是这些变化的重点,因为制定教学计划的是教师,教学生的是教师,这些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完成岗位培养所做的准备,只有教师了解行业,教师了解岗位,才能让学生在中职的教学中得到对应的提升。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了岗位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发现了岗位本身的变化,这些都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人单位,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用人才。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专业实习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基本素质、专业对口、工作能力等情况,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学校实习生在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上肯定了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方面与社会岗位需求中存在的差距,十分客观,对电气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了条件,也对学生找到对口专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面对中职毕业后的分流情况,我们进行了学生意愿调查和当前中职类电气信息专业学生就业分布表的收集,经过我们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将中职类电气信息专业学生进行了划分,分为参加高考的本科大学生、提升学历的大专生和分担家庭负担的岗位生。面对学生中职毕业后的分流情况,和学生自主意愿的变强,结合重庆市教委的就业导向,我们将电气信息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划分,并对每一类学生进行定向定面的教学,针对其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1.对于参加高考的本科大学生,我们成立了高考班,从高二开始进行专向和定点的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针对高考的类型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操作,重在理论学习抓基础,技能学习抓考核。为未来的大学生塑造一个优质的学习课堂,抽调有一定高考经验的老师进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重在学科大纲和学科考点的掌握,另外在技能学习上以培优的标准,针对考核重点进行专项教学,一对一的指导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和操作好专业器材。对于生活上,高考班的班主任必须能进行全方位的辅导教学,合理使用晚自习和早自习的时间,为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注重身体锻炼,形成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良好习惯。
        2.对于提升学历的大专生,是中职现在最多的学生,一方面向往社会上的生活,同时也需要利用好学校的平台提升自己的学历,完成大专的学习。面对这些学生,电气信息专业进行了普培的教学方式,从高一进校开始,就进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使得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到高二开始,分类教学,即从理论基础课进行教学,也从专业实训课进行操作,只是内容的广泛度都降低,既能保证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不枯燥乏味,又能提升学生在实训课上的积极性。在高三阶段,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电气信息专业部进行网上教学,每周6堂的网课,帮助学生在企业里学习技能的时候,也不忘理论的夯实,使得学生在毕业是完成大专生的相关考试并顺利进入大学提升学历。
        3.对于分担家庭负担的岗位生,是一些家庭情况不允许再上学的学生,他们需要尽快就业为家庭减轻负担,针对这些学生,电气信息专业部进行了多方向,多实操的教学方式。运用实训老师的个人技能,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分类,从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家电维修、制冷制造、机电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教学,将班级分小班教学,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技能课程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进行维修电工的技能证的学习考核,使得学生在高三进行顶岗实习的时候就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岗位进行实习,毕业后直接进行企业就职,即提前解决了学生的家庭负担,也定点定向的对学生进行实训学习。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的教学环境,中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分类,目标的明确是必不可少的,也在一个方面促使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随着学生的就业不同,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不再是以前的就业才是硬道理,到现在的学生的发展前景的转变,都迫使我们必须找到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对应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时少走弯路,理智学习。就业环境的严峻,竟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中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创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靠实钱的经验和炼,面对日益严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帮助教师转变观念。
参考文献:
1.蔡晓君,窦艳涛,刘湘晨,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 41}:87-89。
2.杜惠平,王桂林.知识观转型与高校实践教学变革【J】.江苏高教,2010 4}:61-63。
3.罗文广,蓝红莉,马兆敏,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有效性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54-157。
4.李建兴.应用型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555-560。
5.李吉龙,刘晓.区域产业转型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适配性研究.[J].职教通讯,2014(16):14-18。
6.孟素芳.对中职学生就业前途的思考.[J]市场研究,2010(9):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