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中心小学 271613
摘要:小学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有效打破师生间的隔阂,消除师生间心理上的阻碍,从而真正理解学生所思所想,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班级管理方案,以更容易令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而且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依赖性较强,他们半天基本上都待在学校,远离父母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层面的不适。如果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往往难以发现学生心理层面的变化,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困扰、障碍乃至疾病。另外小学生个性较强,不良习惯可能较多,在相处过程中也较易产生摩擦与矛盾。只有通过有效沟通,班主任才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并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班级团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
1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形成助推作用。然而从目前实际来讲,在小学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与学生之前的沟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沟通有效性偏低,实效性不高。具体来说,存在的沟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沟通缺乏真诚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思想认识都还处在初级水平,他们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尤其是在沟通过程中,真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小学生没有什么心理防备,一开始都会比较真诚,如果班主任不真诚,那么小学生就会逐渐对班主任产生畏惧、不信任等心理情绪,那么在以后的沟通中,学生就会产生抗拒,不会配合。所以,保证真诚,在和小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然而在现实中,部分班主任沟通缺乏真诚,存在欺骗学生的情况。比如某学生犯错后,班主任在沟通时向学生保证只要说真话,可以不告诉家长,结果学生说了真话,班主任转头就和家长联系,这就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失去信任,以后要想有效沟通就难上加难了。
1.2 忽视学生需求
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将学生的需求体现出来。从实际来说,小学生在学习或是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需求并不一致,在进行沟通的时候,如果不能将学生的需求体现出来,那么就会造成沟通效果不佳,学生对沟通不满意。比如在班级活动中,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意见看法,然而在部分班主任看来可能就是“调皮捣蛋”,因此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就先入为主认为学生做错了,对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并未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没有让学生将自身的需求说出来。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学生以后不愿意和教师沟通,导致班级管理陷入到困难当中。
1.3 缺乏公平公正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沟通,还应该注意到公平公正,不论是对于什么事情,亦或是对于什么学生,在进行沟通的时候,都需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然而在当前实际中,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并未有效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班主任在调节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偏向学优生的情况,对平时品行较差的学生表现出不信任、不公平的现象。沟通缺乏公平公正,会导致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学生,在内心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日后的行为会对班级管理形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增大班级管理难度。
2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2.1 真诚关爱每位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一定要以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和学生交心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具有双向性,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态度、情感等。
如果班主任以虚假的态度和学生进行沟通,学生能够感受到并下意识地与班主任保持距离,双方不能实现真诚沟通。如此一来,班主任自然不能准确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变化,对学生具体需求掌握不足,从而容易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陷入岔路并产生明显滞后性,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保持真诚,为自身制定一定的接人待物规范,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执行,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和学生之间实现真诚沟通。而且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放低姿态,不能因为自身在年龄、知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而采取高姿态和学生沟通。只有在和学生沟通中保持平等,才能和学生构建起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保障沟通有效性,避免学生因为害怕、畏惧等情绪而刻意远离。
2.2 关注学生实际需求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不仅仅需要和学生交心,还要通过沟通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样可以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也能充分发挥沟通的作用。因此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班级活动中,又或者是在日常交流中,班主任都应当对学生实际需求加以关注,并通过语言沟通、肢体沟通、心理沟通等准确理解学生所思所想,重点把握学生需求。基于沟通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如学习上的疑惑,生活中的困难,情感上的波动,心理上的障碍等,从而令学生真切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主动地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真正实现有效沟通。
2.3 保持公平公正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面对所有学生,即需要和班级上的所有学生展开有效沟通。而不管是对班级管理,还是对师生沟通而言,保持公平公正都十分有必要。班主任不能因为某些学生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便在班级管理或师生沟通中偏向于他们,这样会形成不良风气,影响班级和谐,更会导致部分班级内部摩擦与矛盾的调解有失偏颇,严重影响沟通有效性。班主任必须清楚意识到公平公正对班级管理及师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意义,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尽可能地减少自己主观意愿、情感等对沟通公正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调解班级内部摩擦与矛盾时,班主任不能只看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原因,更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解决班级摩擦与矛盾。
2.4 尊重学生个性
班级管理不仅仅要关注班级的整体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个体情况,尽可能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共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尊重学生个性。虽然小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等原因,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性格与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师生沟通中学生就要完全按照班主任的意愿进行操作。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才能引导每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避免教育对学生个性产生打压、消磨的作用,让学生在和班主任的不断沟通中逐渐形成独特个性。具体来说,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分析,结合学生性格特点,采取对应的沟通方法。
3 结束语
综上可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唯有如此方能准确掌握学生所思所想和所需,从而充分发挥沟通作用,为班级管理决策与执行提供可靠依据。班主任应当在教学、班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不同方式,尽可能实现高效沟通,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J]. 刘海鹤. 现代交际. 2020(05)
[2]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崔焕引. 中国农村教育. 2020(05)
[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相关策略[J]. 张顺钊. 中国新通信. 2020(04)
[4]浅谈班级“性格”的形成和塑造[J]. 赵宝宝. 现代交际.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