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爱芬
东古城镇联合校 山东 聊城 252500
摘要:小学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基于此,中小学校园应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识,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地研究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控制教育问题的出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策略
1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势
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牢固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趋势,假如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中小学教育的效果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小学生的年级尚小,身心发育都还不成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极其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而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意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养成的重要时期,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可以为中小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1]。
2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2.1 教学理念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一致的以考试成绩为准则,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如此。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教学方式单一刻板,只会通过模拟考试练习来掌握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中小学领导在教学管理上不懂得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让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学成果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好的影响[2]。
2.2 专业能力差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巨大。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由于交通不便,教学资金有限,接受不到良好的专业培训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因此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比较落后,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上,很少有学校会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兴趣爱好制定教学管理方式,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学生的潜能也未被充分的发掘。总体来说,中小学的整体师资水平不够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较差,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应做到满足学生教育的需要。
2.3 没有制定教学管理目标
多数的中小学还停留在以前的教育理念上,用成绩说话,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没有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单一。还有些许学校的领导虽然已经有了创新的教学意识,但是找不到科学的管理方式,一直在摸索前进,导致学校的管理还是不够合理科学,缺乏有效性,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3]。
2.4 不以学生为本
虽然中小学教师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但是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今天,部分中小学教师仍然坚持教师的教学地位,没有考虑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兴趣爱好,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课堂不与学生互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少,不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等,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很差,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3 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打造中小学师资团队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中小学的领导层应重视中小学师资团队的建设,加大建设力度。转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由以前的教师为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转变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教学的作用,转变的过程应快速适应,为提高教学水平迈出第一步。比如教师可以将学习较差的这部分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对象,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学生学习消极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导学生的消极心理,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应为这部分学生制定符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一组,让优生带动差生的学习,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进而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4]。
3.2 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正确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可以提升中小学教学的管理水平,提高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因此,中小学的管理层领导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改革教学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改改革的要求。要想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理念做引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此作为中小学管理的前提。还要有相应的管理目标,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综合性较强,是各项工作衔接的更加自然,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5]。
3.3 制定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需要管理制度的支持,因次,学校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促进校风建设,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校园的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学生在学校可以快乐地学习,教师愉快地开展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转变教学管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管理,以教学目的为管理重点,就让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其次,完善教学规章制度,依法教学,包括对教师质量的抽查和监督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渗透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6]。
3.4 建设开放的管理系统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建设开放的管理系统,意在让中小学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引进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他人的教学经验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让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及时的接收最新的管理理念。例如,学校在建立开放的管理体系之后,让其他学校的教师在本校参观,与本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
4 结语:
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很关键。面对目前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积极地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锐浩.教育惩戒视角下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基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21(04):12-15.
[2]詹继涛.基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5):110-114.
[3]阎闻.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20(53):161-162.
[4]李霄霞.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改革创新研究——评《中小学校管理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5):801.
[5]田湘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侨园,2019(11):203.
[6]廖文仙,廖眉月,孙浩钧,孙嘉蔚.大数据时代下中小学校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