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达标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张文琼
[导读] 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张文琼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9001
        摘要: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方面的课程在中职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与实施。但是目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现状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仍然有部分中职学校对计算        机课程落实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课程标准的实施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笔者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达标对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对策研究
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术是当下求职人员必不可少的技术要求之一,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以及整合是当下一线岗位人员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中职学校必须        要重视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培养,从而使人才的发展符合时代的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同时这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性,因此对于学生学习之后的技能操作水平要求也较高,因此也需要相关的就教师重视对学生使用计算机技能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才可以使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达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与达标情况
        首先经过调查可知,当下的中职学校均已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按照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中已经将这一课程定位为计算机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非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条件并没有明确的限制要求,但是目前的课程课时并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包含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还有相关的需要上机学习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授课时,应该合理的分配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重;第二,教学        目标对于课程效果能否满足课程标准的预期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要优先的确定授课的方向,同时还要掌握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全面综合所有条件下进行。通过调查可知,在当下大部分的授课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指定工作时都将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考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影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与其达标因素分析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知道,当下的中职班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只有少量可以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进一步的对调查结果分析处理可以知道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受以下六种因素的影响:宣传、设备设施、学生认知情况、教材资        料、师资力量、学校对课程课标的重视程度。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是否能够达标。
学校对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视程度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各个行业都对求职人员有着一定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中职学校必须要重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不仅要重视对计算机场地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对教师的        培养,从而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满足课程标准。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学校不重视对该项课程标准的落实工作,使课程标准的实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学生并不能全面的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是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仍然有大部分专业水        平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专业教学工作,从而使上机时间部分教学成果受到严重影响,使学生无法有效的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调查还可以知道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普遍存在兼课现象,这就导致教师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工作精力严重不足,无法有效的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需求。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达标对策
完善课程安排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共包括七个单元,并且在中等        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当中已经明确要求计算机课时不能少于52的课时,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可以熟悉使用Windows系统以及Office软件。同时还要求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道路更加广阔。这就要求相关的中职院校必须要        保证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科学的调整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分配,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完善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材不仅使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中职院校要慎重的进行教材的选择,坚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同时在进行教材的选择时还要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使教材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生活以及工作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的信息技能以及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与提高。
加强师资力量
        教师的课堂实践行为受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认识情况以及态度的影响,这也是应用课程是否能达标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育技能状况以及教学水平决定着课程教学的质量。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因此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使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都得到改善。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知道,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并没有进行过定期的知识技能培训,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兼课现象,这就导致目前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较差。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相关的中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对教师进行职业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组建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队伍。通过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等方式,都可以使计算机教师        自身的专业技术以及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而有效的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关中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的开设课程,从而保证课程的实施效果。课程的实施效果对课程教学效果、学生的未来学习情况以及工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学校必须要重视对这一课程的开展与实施,选用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为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可以有效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以及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周文叶,董泽华,张静.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测量工具的研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2):1-13+153.
[2]张翠红.核心素养框架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84-88
[3]陈莉,陈红,李刚.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22-25.
[4]张平.编制中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8,5(31):326-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