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图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陈江波
[导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把学生的思维品质列为四个维度之一,

        陈江波
        保定市卫生路小学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把学生的思维品质列为四个维度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图、维恩图等可视化图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联想、发散、归纳、概括、比较、评价、批判等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思维品质;可视化图表

        英语教学从“双基”时代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再到2011 版新课标的“五维”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语言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纵观这些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思维品质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被重视。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过程,对客观世界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技巧。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系统性、批判性等多种特性。英语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五育并举、顺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而灵活使用各种可视化图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到可视化图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英国的托尼·博赞博士创建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以一个主题为中心词,采用发散、联想的方式,使用图文并茂的放射性的枝形图模式,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图示化,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独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条,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归纳某一主题的知识,起到有效的复习巩固的作用。比如讲解四季时,我们以season为主题,以what do we see?How's the weather? What do we wear? What do we like to do? What do we eat?等几个问题作为二级分支,帮助学生建立起以四季为主题的知识网络,所有相关知识一目了然,学生记忆起来就特别简便快捷。当然,我们也可以以四季的名称为二级分支,让学生总结出每个季节的景物、天气、活动等内容。无论哪一种划分二级分支的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联想思维、归纳思维及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极其明显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中小学常用的八种思维图是有别于“思维导图”的常用思维图表。在教学中,巧妙使用圆圈图、泡泡图、双泡图、桥型图、枝型图、括号图、流程图、复合流程图等图表,可以使思维过程可视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讲解动物时,我就使用了圆圈图。圆圈图类似于一个同心圆,中间的小圆中写主题,外围的圆圈中写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我以animals on the farm为主题,请学生列出农场上的动物,又以animals at the zoo 为主题,请学生列出动物园中常见的动物或野生动物。

两个图互有联系,内容又不相同,既使学生对于主题与分支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又通过两个图的对比实现了两个主题内动物种类的区分。这种分类和比较的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
        再比如,学习学校里的场所名称时,我使用了枝型图,主题为Our school,三个树形分支分别为What can we see?There is/are... How is it? It is.../They are...What can we do? I like to.../We can...学生通过观察这 个树形图,就可以获取语言表达的支架,也就是语言表达内部的逻辑结构。通过结构的帮助,他们就能较流利、且有层次地使用学习到的内容描述自己的学校。这种图形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显而易见的帮助。
        八种思维图各有不同的思维训练侧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让学生通过图表的辅助,轻松获取知识,并在获取及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维恩图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可视化图表,它与八种思维图中的双泡图有些类似,都可以发现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异同。在绘制表格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对比、甄选,区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异同点,这对于他们的类比、评价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使用各种故事图(story map)帮助学生获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及内在结构,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常见的“五指读书法”,以手的形态为图表,第一个手指上为 setting,需要让学生寻找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如时间、地点等;第二个手指上为 character,即人物,学生需要找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第三个手指为事情的起因,第四个手指为事情的经过,第五个手指为事情的结果。学生通过速读、通读、跳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完成“五指”图表,也就获取了整个故事的框架,这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总结概括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KWL 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图表,K代表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即what Iknew,而w代表学习者想要了解的知识,即 what I want to know,L 则指学习者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到的知识,即what I learned。学生填写完成KWL表,能够反应出学生的前置学习及学习需求,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明显。此外针对非故事性文本的 facts and idea表,需要学生列出文本中的事实,同时还需要学生列出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这些图表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非常具有童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过程。
        可视化图表是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有力工具,但工具毕竟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而非学习的目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意识到可视化图表对于学生思维的有利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灵活使用可视化图表,又要意识到可视化图表的工具性,不能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以生为本,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__[1]嵇云霞.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可视化图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