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赵东宝
[导读] 近些年随着高中体育课改的持续进行,
        赵东宝
        河北涿州中学 河北 涿州 072750
        摘要:近些年随着高中体育课改的持续进行,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已成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和高中学业水平的测试也已成为《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外,随着高考改革“三位一体录取”模式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模式,也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对高中体育课程不再轻视,在这样的背景和机遇下对体育课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改革;模式运用
        1体育课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1.1取得的成效
        第一在认识层面上,从对“老三基”的认识转变为对“新三基”的认识,即从传统的体育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培养,这使得学生更多的感受到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的魅力。第二在教材使用层面上,将理论和实操体育运动更紧密的相结合,把健康教育融入到理论知识体系中,在以传统知识的讲解上融入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更加重视体育保健知识的传播。此外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必修课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与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选修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第三在教学评价层面上,课改后更多的学校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内容作为过程评价的部分,把掌握的基本知识、技巧等作为结果评价的部分,这种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1.2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模式上,教师的示范性动作依旧过多,这使得教学依旧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其次在教学资源整合上,依旧偏重于课堂的教学。此外,采用多种课外教学的方式仍显单一,缺少校外名师的理论知识拓展、现役运动员的实操讲解以及未来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的展望等外部课程。最后在教学模式创新上,将体育与心理发展、保健卫生相融合的教材依旧不够完整,将新技术等高科技产品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途径依旧狭窄。
        2教学中运用创新模式的途径
        2.1利用传统文化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的部分诗词内容融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中将成为体育课和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的新模式。首先体育教学中可以将戏曲操、手语操、古诗词操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们做游子吟操、弟子规操等,通过做这些体操使学生能在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此外,也可以将高中必背的古诗文编成韵律操或者舞蹈,这会使学生边锻炼边背诵减少他们的记忆枯燥感。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茶文化表演、古代农耕文化表演及武术表演等具有一定表演欣赏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学习这些表演技能时不仅可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也可以拓展知识面。
        2.2把握学生个性心理及开展课外拓展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如果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气质特征进行心理测量,那么在开展授课时就可依据学生的心理测量结果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不同分层授课,进一步发挥必修课和选修课密切结合的优势。此外,教学中应积极开发课外拓展课程,通过网络平台或线上教育平台构造“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将体育名师、心理或健康卫生方面的专家纳入到平台中,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授课,丰富知识体系。可将现役或退役运动员明星如苏炳添、刘翔等也纳入到平台中通过直播或录播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他们运动技巧和成功经验,发挥他们明星优势。

将体育产业的经营者、运营者纳入到平台中,介绍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和经济价值,
        2.3采用新技术丰富教学环境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新技术丰富教学环境,开发新的教学模块。首选VR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人体的多种感知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外部感觉,实现了由于环境问题难以开展诸如滑雪、赛车、射击等运动的教学新突破。此外,利用5G技术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教学中不仅实现了视频的快速传输,也可以把抽象的体育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采用各种新技术能极大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新模式。
        2.4体育教学理念与思想需要有正确定位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指导,是需要学校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的,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服务,例如强身健体、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等。在教学当中,教师不能仅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需要将各科的特点都融入教学的工作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的内容中,明确规定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需要以运动技能作为重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的运动技能,并培养具有体育运动的习惯。可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还是以文化课为重点,让学生忽略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学应该当作文科、理科的基础理论课其中一门不同学习方式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不同教学内容下进行不同的学习形式。体育教学的设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健康身心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学校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体育课都需要两头抓,把体育教学也当作重要的学科,为此在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思想上都需要有正确的定位。
        2.5创新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目前体育教学发展情况分析,有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只想提高文化课成绩,对于体育学习是应付了事,只要完成教师规定的内容即可。这种情况的产生的原因离不开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在组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不了体育的有趣之处。实际上,体育学科是一门灵活性很高且具有趣味性的学科。若教师仅是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都会比较大,所以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将运动技能结合到游戏当中,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就能不知不觉地学习到运动技能,学习到如何在实践当中应用运动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能不断提高体育水平。
        2.6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具有丰富性
        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传统的体育教学在内容方面是相当缺乏丰富性的,内容单一且缺乏层次感,很难激发出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仅按着教材进行,而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采取科学的方式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环境进行知识点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
        3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需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兼顾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性,通过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力争学生学习水平获得全面提升。从而再反向促使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体育方面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有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金童.探讨创新改革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98):8.
        [2]刘超.刍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4):69.
        [3]冯尚贵.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3,(10):148-149.
        [4]孙丽琴.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44-45.
        [5]严立.刍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8):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