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吴佳妮
[导读] 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特点,

        吴佳妮
        浙江省东阳市职教中心东技校区
        摘要: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渗透德育工作,塑造学生健康的思想品德,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
        引言
        想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中职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为中职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中职班级管理当中穿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其本质为德育教育,也是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职生处在在校期间,其的身心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且学校也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开展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日积月累,学生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的发生转变。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有效的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实际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并且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进步的过程当中,所以德育教育有利于教学目标进一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教育部对学校教学的要求。所以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才可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型学习,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后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现在分析
        首先,职业学校较为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容易忽视学生在文化及德育课程方面的教育。个别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优先和侧重于专业课程,减少文化课及德育课程的设置,使得班主任及学生忽视文化及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然后陷入学生管理难度不断提高的恶性循环。现代社会发展使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有德有才重点用,无德有才培养用,有才无德弃之不用”成为很多企业用人的宗旨”。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生被用人单位辞退不是因为职业技能不过关,而是因为个人的道德素质亟待提高。由此,学校和教师们更应该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学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应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报告、学习、竞赛、考试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要让每个教师提高自我约束、以身作则的自觉性,坚定教书育人的信念。
        3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
        3.1引领学生,开展适合的教育活动
        班级集体教育活动多以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体现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更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抓手。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某一个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情景化的道德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道德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在进行班级集体教育活动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主题教育活动要有适切性。每个学期根据班级教育目标,班主任创新性地开展适合班级的教育活动。第二,对于学生中临时出现的,但有可能会影响到班级良好氛围的偶发事件,班主任一定要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对班级进行整体教育,防微杜渐,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保持班级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3.2积极构建网络德育课程模式
        德育教学对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切实提升中职德育工作成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德育课程模式。

一方面,德育教师可以从法律意识、民族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德育课堂中渗透网络文化,帮助中职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网络,对网络环境下多元文化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认识到不同价值取向对个人带来的危害性。同时,德育工作开展中,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于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进行德育课程内容拓展。中职院校还可以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一个更加通畅的渠道,也有利于营造出更加民主的网络德育教学氛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检索信息,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网络德育课程模式下,必须强化学科渗透功能,为中职学生构建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中职德育工作需要立足学生专业,在专业课中进行德育渗透。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德育教学中,可以在计算机基础、安全技术等领域渗透德育知识,增强学生对计算机使用中行为准则、社会规范的认同,增强学生对网路知识的理解。这样既保证德育工作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又能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
        3.3加强管理,做好人文关怀
        德育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艰巨而复杂,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在对中职学校德育本质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应依据中等职业学生的特征进行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渗透,增强对中等职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要仁慈并且给予他们爱心。还要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纪律,使每个中等职业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有效的尊重。从照顾每个有问题的学生开始,尊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个,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未来成长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摆脱掉负面情绪的困扰,还应该教会他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自己的父母与老师,与此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水平。
        3.4提升班主任德育教学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氛围下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之前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此时班主任教师要想实施德育教育,首先教师需要对自身德育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基于此班主任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学校定期设置交流活动,以此来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意识。例如,中职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优秀的德育专家来学校定期为教师进行培训,并以互动交流的方式使班主任对新媒体进行认识,了解新时代下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进行提升。第二,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将优秀的教育管理方法引入学校,以此来激发班主任德育管理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目标。
        3.5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由于家长的维护及长辈的溺爱,学生自身的习惯就处于“优越”状态。独生子女家庭的中职学生大多感恩意识淡薄,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开展家庭及社会感恩主题活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的进程当中,教师可以适时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校学习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如何作为家庭的一员、班级的一员。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身边的人,可以让中职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让学生在感恩教育当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
        结语
        中职教育肩负着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转承使命。班级管理中的积极德育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夯实中职生的德育素质,探索积极德育新思路,努力培养中职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飞燕,刘春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践行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0):24-27.
        [2]韩艳,杨新宇.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8(03):68.
        [3]杭达.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山西青年,2019(14):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