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
江阴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214400
摘要: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科学且高效化的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能够整体促进幼儿的成长,也能够全面优化幼儿的素养,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知视野,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为此,有必要科学全面地将礼仪教育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日常教学
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正确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需要幼儿园根据我国的教育宗旨、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礼仪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势。为此,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应该行之有效地渗透以及贯彻礼仪教育,科学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的整体成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1礼仪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有效地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科学全面地结合幼儿的思维规律,行之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成长,甚至还能够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3-6岁是幼儿礼仪、品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只有充分全面地突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全方位优化以及提升礼仪教育的内涵以及成效,积极创设多元化的礼仪教育活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广大幼儿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为这种白纸增添色彩,什么的色彩给予,就会呈现怎样的画面。为此,广大幼儿教师应该高度注重礼仪教育,积极提升礼仪教育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2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礼仪教育的科学策略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且高效化的礼仪教育,始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师应该把握好日常教学的特征,科学全面地渗透以及利用礼仪教育,真正实现日常教学与礼仪教育的融合,全方位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2.1在入园环节中开展礼仪教育
在幼儿入园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进行高效化的礼仪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礼仪教育的成效。入园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同时,他们也善于聆听教师的指导。为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礼仪习惯,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入园时,遇到教师或者其他人,应该行“鞠躬礼”。同时,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广大幼儿做好一定的示范。比如当幼儿向教师行“鞠躬礼”时,教师则应该进行一定的“回礼”。久而久之,幼儿就容易形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幼儿就容易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2在早操和盥洗环节中进行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科学且高效化的礼仪教育,能够引导广大幼儿形成科学且正确的行为规范,能够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也利于培育幼儿良好的思维认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除重点做好入园环节的礼仪教育外,还应该真正做好早操以及盥洗环节的礼仪教育,深入全面地提升这些关键阶段的礼仪教育成效。在早操以及盥洗等过程中,因为是集中活动,所以,难免会出现拥挤的问题。对于幼儿而言,当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礼仪习惯,在排队等待等过程中出现打闹问题,或者表现出急躁的情绪时,就容易滋生不安全因素,继而影响幼儿的整体身心健康。为此,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要为幼儿进行必要的示范,要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同时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诸如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等,让幼儿学习自己解决交往活动中的冲突与纠纷。
当然,在礼仪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应该重点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幼儿自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以及探索解决拥挤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来想象“如何在盥洗时减少拥挤的问题,避免出现摔伤磕伤问题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2.3精准把握礼仪教育的关键契机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礼仪教育的水平,教师应该科学全面地把握好礼仪教育的关键契机,更好地提升礼仪教育的整体成效,全方位夯实礼仪教育的整体力度。可以说,礼仪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教学活动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把握好礼仪教育的关键契机,适时开展科学的礼仪教育。比如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合理有序的放置物品,特别是在使用完物品后,应该按照原先的样子将它们有序的归位。通过这样渗透式的习惯养成,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成长,也能够全面优化幼儿的行为意识。再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尊重他人的发言,当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幼儿要认真听讲,不能随意打断老师。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在礼仪教育的进程中,应该深入全面地把握好关键性的教育契机,切实有效地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施实效。
2.4创设趣味性的故事情境
在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好幼儿的认知特征以及思维规律,积极创设趣味性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向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科学规范自身的礼仪习惯,更好地提升以及优化自身的礼仪素养。比如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积极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将幼儿需要掌握以及认知的礼仪融入到故事当中,以故事主人翁的礼仪形态来予以表现。当然,教师还可以将礼仪规范等体现在不同的动物角色身上,指导幼儿认真聆听故事,积极向故事中的人物或者动物学习,不断规范自身的礼仪。当然,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以故事为出发点,巧妙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幼儿积极按照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征来进行科学化的演绎以及再现。
2.5在亲子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
在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亲子教育的关键作用。亲子教育是日常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在幼儿的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为此,幼儿园可以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全面开展家园互动,深入全面地进行礼仪教育。比如在亲子活动中,广大家长可以为幼儿做出必要的示范,积极成为幼儿的榜样,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及力量,更好地促进礼仪教育的深入。
结论:在幼儿园日常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科学且高效化的礼仪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提升礼仪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可以依托于丰富多元的日常教学活动,科学精准地提升礼仪教育的力度,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柱.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文明礼仪教育[J].甘肃教育,2020(03):48.
[2]韦卷应.谈礼仪教育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性[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张涛.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融入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学周刊,2019(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