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勇
新疆 民丰县寄宿制初级中学 848599
摘要: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方法促进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作为支撑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思维能力发展的必要性,由此来帮助他们渡过这一承上启下的时期,为以后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中学学生对所有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并且对探究有强烈的渴望,这是更好地训练具有强大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的重要时机。因此,在实践教育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适当,准 确的指导,更好地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逻辑,促进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同时,教师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教育内容。
1 引导学生思考新的知识和理论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借助教师日复一日的指导。对此,教师在介绍新的课堂内容时,也必须要引导学生构建全新的框架,不能只是用填鸭式的方法去压迫学生的思想,在进行新授课的时候,可以通过问答或者是互动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思维,推动思想火花的多元化碰撞。例如,在学习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 到课堂知识构建中,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询问学生:你们是否可以画出和我一样的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是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构思,当他们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选择一名学生,邀请他分享自己的绘画方法。一些学生会先画出与该三角形相等的边,然后再测量这条边凌角 的角度,根据角度来画出另外一条边,再把剩余的一条边用直线连接到一起。这也就足以说明,部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特定形式的数学思维,运用了三角形全等边角边的定理,解决了这一问题。
2 使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数学思维,其中学生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必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寻找数学知识的相似性时必须找到差异,并从不同的角度解决该问题。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多样化思维 能力。例如,在教授“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检查不同角度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异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灵活地应用它们。同时,在学生验证过程中,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的验证方法是否正确。如果学生的证明不正确,则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以便学生可以学习和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增强学生不断发展发散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热情。
3 运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问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先导,良好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培养他们的数学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此,教师就应当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设置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出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燃起兴趣和好感[2]。 在这里,教师应当控制好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层次,应当充分结合班内学生的基本学情,兼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层次,不能过于困难,那样反而会让学生都无从下手。
例如,在学习与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然后引导学生在思考完毕之后进行计算,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基本规律和公式,这种问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解决的途径,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当学生计算完毕的时候,教师应当询问学生的做题方法,并继续向他们抛出问题:你们是否有更为简便的算法,来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扩散学 生的思维和视野。
4 进行实际的问题探究,并发展学生的分辨思维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是通过实际的问题,而有趣严谨的问题的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因此,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分层问题,指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并将问题解决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学生的沟通和思考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论和思考能力。例如,当教授“一个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一种实际问题探索的形式,进行有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深入讨论。在学生们讨论之后,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分 享讨论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发表评论,并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核心知识的见解,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课堂上的数学核心知识和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讨论思维。另外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当前的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对学生本身具有巨大的优势,而且对于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也具有巨大的优势。思维能力的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的概念进行分类并阐明核心学习内容。课堂的小组合作,可以学习彼此的优势以及探索学习数学知识。
5 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教育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以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最为 突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和价值,快速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学生塑造更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再加上,多媒体技术本身就具有形象性的优势,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性的内容带给学生丰富的视听体验,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角度观察数学的规律和内涵,让学生从呆板的公式与符号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例如,在学习与画轴对称图形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在讲台上为学生进行示范,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被打开,是否紧跟自己的节奏和脚步。在这里,图像的变换和改变是学生面临的重点难题,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创建网格表,在网格中展示出复杂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在展示完毕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自己动手绘画图形,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快速转变自己的思 维,感受到形象动画的魅力和价值,并实现具象思维的理性思维的转变。
6 结束语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课堂上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数学思维,引导从数学角度解决问题,可以为学生今后进入中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教育中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付连明.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思路探讨[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9):P.1-1.
[2]韩佩韦.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亚太教育,2019(11):106.
[3]徐昆尧.一言一行皆数学——探析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14):83.
[4]季春鸿.基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自主学习系统开发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08):43-44.
[5] 陈兆绪.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 读写算, 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