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细节落实——锡山中学学习感悟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宋鸿雁
[导读] 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们时时面临着纷至沓来的各种疑惑和问题。

        宋鸿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
        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们时时面临着纷至沓来的各种疑惑和问题。一个成功的学校是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是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懈怠,颓废,无序。简而言之,就是看不到教育的作用。
        还有就是咱们老师们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特别辛苦、有的学生们却丝毫不领情。本来是观念没有相互理解,看起来却像敌我矛盾。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想起在江苏省学习的每一天,当我亲身经历锡山中学的课堂,首先的感受就是震撼和亲切。震撼是唐校长“使命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终身运动者”。的理念就是教育的具象化。亲切是因为实际上同为高中学校,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上深度挖掘以及在实践中向极至拓展。
        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其实学生拥有无限的潜能,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去引导和培养他们,锡山中学的成功之处就是认识到并且正确处理好这一点。所以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不但可以借鉴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信心和变革的勇气。
        在新课程理念下,落实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真要懂、真要会、真要做。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通过积极的公共参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是很好的办法。
        首先,恰当营造平台,打造自主课堂。
我感到锡山的学生都很自信。我听了三节政治课课。都由学生在教材导引下,进行课程内容知识线索的预先梳理。预先进行课程的相关内容阅读与整理。在一节课上,全班同学都有自己展示的机会。每个班级都分组学习,老师时前时后,研究和交流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互评、归纳、展示,实际上一直在课堂中处于专注的状态。
        我通过听课,感受到其“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这种高效体现在强化目标教学。上课中学生始终扣紧学习目标。老师首先用简单几句话突出任务卡,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然后分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做重点强调:还有科学合理的分组,他们分层学习,分层展示,使优、中、差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每个小组的团队力量,强化了成绩好学生的理解归纳和讲解的能力,中等层次的同学经常是展示环节,相应培养了信心。
其次,要有良好和精细化的管理。这是公共参与的重要体现。


        看到先进的教育模式,我觉得一定要真正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自我管理的人,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艰辛的努力,锡山一直致力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精细管理令人叹服。
        精细化的班级管理体现出了学校的管理风格和同学们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仅如此,一个匡街就是一座袖珍的城市,邮局,银行,大学二维码,烘培室,朗读室,所有的街区都由学生负责,工作,履职。当我扫码大学时,虽然离自己上大学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可是还是忍不住激动,那是目标的确立,那是成功的此岸,那是梦想的序曲。看到匡街的历任市长们,他们在大学深造或者已经奉献社会。匡街的经历是他们的成长册。让同学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是管理者。成功不容易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认可和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自律。长久坚持,就会成为习惯。
        再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落实核心素养。
        走进锡山的校园,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校园的每面墙上都没有空白,校训、班规、警句、每日名言琳琅满目,班级有班歌、年纪有级歌,学校有校歌。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声部合唱技巧。立时让人感觉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别具特色的班级方针“诚信为本”“博学善思,”“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跃然墙上,互勉自问等鞭策性信条“成功路在脚下,梦想始于奋斗。”书店就在校园中,学生课间走进来,就是走进来知识殿堂。每年平均每人看几十本,三年毕业能够看到接近200本书。
        在我看来,看书的人有自己的宇宙。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如火酒,能燃烧起智慧的火焰。
        在工作学习实践中,我也获得了很多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爱和创造,在于奉献。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老师以珍惜谨慎的态度对待学生。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处抓起,作业,就要有检查有批改、有反馈、有提升、有滚动,采用第一次全批全改,抽检出来优秀的先抽查,避免抄袭。再抽取作业完成不及时的,不准确的,逐个检查。作为一名教师,平凡得如沧海一粟,但是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就应该是尺度, 是美神, 是智慧的使者。要肩颈平直立如青松。每一句话和动作都是继往圣之绝学,立天地之心。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住诸德也”。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内心中扎下根来,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责任爱心关注和期望。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高山,心有繁花森林,以梦为马奔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