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刘宏伟
[导读] 美育作为五育之一,在教学中强化美育也是尤为关键的

        刘宏伟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  
        【摘要】美育作为五育之一,在教学中强化美育也是尤为关键的,美育是指通过具有美感的事物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审美。而体育作为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学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美育是很有必要的,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体育中的美,进而强化小学生审美。
        【关键词】小学体育;美育;课堂教学
        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挖掘体育中的美育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美育。从小学生体能体态相关调查来看,如今很多小学生都体质水平相对较弱,而且弓腰驼背,身体姿态不挺拔,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体育锻炼,且在教学中教师也很少为学生渗透美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体育锻炼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引导学生塑造身体美、人格美。
         一、美育概述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是一种爱美的教育,它引导人去追求美、感受美,从而使人学会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美育在教育中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很多人都认为美育旨在培养美术家、艺术家,其实并非如此,塑造美好心灵才是美育开展的目的。通过美育教育能够进一步塑造高尚的人格,审美教育可以强化人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解放与自由,这是单纯的德育教育所不能实现的。在素质教育中美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体育中所蕴含的美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主要表现在自然美、人格美和艺术美等方面,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人体美也是自然美的具体表现,尽管人的容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所决定的,但人的体能形态却可以靠后天改变。根据运动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坚持体育锻炼对人的骨骼、肌肉、形态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美。同时,体育锻炼对于人格美的塑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体育运动需要人不断去克服精神和体力上的阻力,这对于人意志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长跑运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此外,在艺术美方面,体育中的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跳水等都具有较强的表演艺术,通过这类体育运动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艺术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把握美育元素,进而强化学生美育。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尽管体育作为户外运动教学,但仍有专门的体育教材。在美育的渗透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内容,这样才更容易使美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体育与健康》教材基础知识教学中,教材中明确要求学生在运动前穿运动服、运动鞋,并且不能携带与运动无关的物品。借助这一内容要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渗透美育, 体育运动中运动服、运动鞋的搭配是为了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运动服、运动鞋宽松、舒适的特点更加符合运动的要求。部分学生为了追求个性在运动过程中不穿运动服,也有同学认为运动服不好看在运动中会选择不穿,借此机会教师就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进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着装形象审美,能够在合理的场合搭配适宜的着装,这才是正确的着装形象审美。试想一下如果在运动中着一身非常正式的服装是不是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又如,在队列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渗透形体美、整齐美;在体能训练中为学生渗透人格美等等。体育教材中可用的美育素材内容是非常多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美育并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强化学生美育。此外,在进行美育内容渗透时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欲望,这样才更容易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体育文化渗透美育
        体育文化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也是比较有帮助的,通过体育文化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中所蕴含的美育。在体育文化宣传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定期组织运动会或者开展体育活动,在运动会的开展上教师要尽量保证人人都参与进来,参与比赛的学生要秉持顽强、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

后方没有参与体育项目的同学要为班内运动员加油助威,同时还可以将运动员飒爽英姿的画面拍摄下来张贴到班级光荣榜内。通过运动会的开展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格美。对于参加运动会的学生来说,在竞技比赛中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拼搏意识、为集体争荣誉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而对未参加运动项目的学生来说,也不能独善其身。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应该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运动会后方,其他学生需要为本班运动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借助这项活动可以深化学生的奉献精神。同时,在观看运动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运动员身上的人格魅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格美。二是借助校园加强体育文化宣传,体育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而且还都比较正能量,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宣传栏或者校园雕塑来宣传体育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渲染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美育。
        (三)借助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感受美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借助体验的方式更容易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来引导学生感受美、体会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以 技能训练为主,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一动作技能,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基于此,教师还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将美育教学融入其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需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其中的形体美、人格美。例如,在队列正步训练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每一个动作都要标准到位,且队伍间还要保持一致。在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个人练习以及团队练习的情况拍成视频,并让学生观看标准的正步训练视频,经过两者的对比“美丑”立见高下,借此教师就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动作,从而使学生充分感悟体育中的形体美。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动作上都进行一定的时间定格,进而强化学生的意志力,这种整齐划一的动作、英姿煞爽的身躯都无一不彰显出别样的美。
又如在体操教学中通过各种动作的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韧性美、身体协调美。
不同的体育项目所展现出的美也有所不同,体育技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借助技能训练来让学生充分感知体育的美。此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差,教师还要注意语言上的引导,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状态才可以被称之为美。
        (四)观看体育比赛学会欣赏美
         教学中动画视频的方式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看体育竞赛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很多体育项目都蕴含丰富的艺术美,借助视频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体操、跳水等体育比赛,这类比赛非常注重动作的流畅美、形体美,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将动作做到极致。通过观看体育比赛也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的盛宴。同时,在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体育精神的感悟。小学生思想观念发育还不成熟,借助体育可以让学生领会运动员顽强拼搏、艰苦付出、积极向上、为集体争光的精神以及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的品质,进而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体育比赛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体育运动员即使负伤也依然勇敢坚持,面对一时的失利他们也不会被轻易击垮。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美好品质也正是小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通过体育比赛视频的观看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体育中的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要仅局限于室外体育运动的练习,而应该多为学生安排一些室内体育课,从而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去用心感受体育中的美育,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审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了室外教学,也忽视了体育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还需要加强教学改进,注重体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而从体育教学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总而言之,美育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去挖掘其中的美育内容,并强化体育文化宣传,进而使学生充分去感受体育的美。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安排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在室内教学中可以通过观看体育比赛来让学生欣赏美,而通过技能训练则可以让学生体会美,通过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学生的美育水平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芹.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 000(001):P.81-81.
[1]郑德海. 略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J]. 魅力中国, 2018, 000(001):177.
[1]张光华. 浅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J]. 教育, 2015, 000(044):P.33-33.
[1]韦星星.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 2019.
[1]叶春辉.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3):P.6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