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琼
乐清市柳市镇第四小学325604
摘要:伴奏织体的选择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乐作品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每个音乐作品都有不同的速度、情绪、所要描绘的形象、意境等等,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自身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将小学音乐课堂上的遇到的歌曲大致分类,阐述不同风格音乐作品对伴奏织体的选择与设计,期望能与老师们分享。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织体;不同风格
即兴伴奏是指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根据作品的旋律特点,运用自身的已知的和声学知识与伴奏织体,很快地为歌曲配弹伴奏。相较于伴奏谱来说,即兴伴奏没有十分的严谨、规范的设计,所以弹奏者更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既要充分运用即兴伴奏的灵活性,也要对音响效果有更高的追求。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一种多声部乐器,有音域广、音色多变的特点,不仅仅能展示出丰富的和声,还可以模仿多种乐器的声音与节奏,比如高音区可以模仿出碰钟的清脆空灵;中音区可以模仿民族乐器古筝的行云流水;低音区更是可以模仿打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对于我们小学教师来说,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对伴奏所需的技巧要求并不高,只要掌握基本的和声学知识,根据歌曲不同的风格选择合理的伴奏织体,稍作准备,就能为歌曲设计出动听的伴奏,更好地烘托作品的艺术气氛,帮助孩子们理解与表达歌曲。本文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歌曲大致分为以下三种风格类型,对其伴奏织体进行设计。
一、伴奏织体概述
伴奏织体是指和声声部具体组织形式,丰富多变,形式多样,但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为和弦式(柱式),二为分解和弦式。
1、和弦式(柱式)
①和弦式(柱式):伴奏音型发音上各声部同时出现, 音响厚实、丰满, 适用于颂歌和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②带低音的和弦式:带低音的和弦式伴奏音型低音部与内声部音程或和弦先后出现, 音响较有弹性, 适用于节奏节奏感较强的歌曲、舞曲。
2、分解和弦式
①半分解和弦式: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内声部音程或和弦与单音先后出现, 中慢速连奏时音响柔和, 尤其适用于抒情风格的音乐。
②完全分解和弦式 (琶音):伴奏音型各个音先后出现, , 音响抒情流畅, 也适用于抒情风格的音乐。
二、进行曲风格
进行曲主要是在军队行进时用来统一步伐,有鼓舞战士们的战斗意志、激发战斗热情的作用。所以有节奏感强,强调重拍的特点,主要以2/4拍子和4/4拍子为主,结构整齐、情绪激昂,旋律高亢。
(谱例1《义勇军进行曲》)
四年级上册的国歌,是一首2/4拍子的进行曲,表达出中华人民不愿再受压迫,在压迫中不断崛起反抗的韧劲,雄壮有力,所以一般选用柱式和弦作为伴奏织体,为歌曲增添丰厚感,增强歌曲气势。
这三种织体都是二拍子进行曲常用的织体,但是国歌则更适合(1)、(3)两种织体,柱式和弦加入了如打击乐般的低音,不仅模仿出了行军中的步伐感,突出了强拍,还更显蓬勃的气势,具有强烈的进行曲风。第(2)种织体中出现了附点节奏,有很强的推动感,但是仔细观察国歌的谱面,不难发现,曲中不仅运用了大量短附点,而且还出现了长附点、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等较为丰富的节奏型,如若再用附点伴奏,全曲会显得过于“热闹”。我们在课堂上的钢琴伴奏还是要以辅助学生唱歌为主,所以尽量简单清晰的伴奏织体,不要造成音响的浑浊感,不“喧宾夺主”也是我为歌曲设计织体的原则之一。
(谱例2《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与国歌一样都有着典型的进行曲风格,但不同的是它是一首4拍子的歌曲,所以对于织体我有以下四种推荐。
前三种伴奏织体适用于大多数的四拍子进行曲,而与第四种相似的伴奏织体上文提到不适用于国歌,但是在这里却很适用于《共产儿童团歌》。因为不同于国歌的多变节奏,这首歌曲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几乎一样的节奏型,而这种节奏型恰好与我们的第四种伴奏织体相同,所以用起来也会有较和谐的效果。
三、抒情类风格
抒情类的歌曲一般旋律深情优美,情感丰富细腻,速度多为中速或慢速,拍子以4/4拍子居多。伴奏织体主要选用分解和弦或半分解和弦,这样的伴奏效果更加细腻轻薄,柔和圆润。能细致地描绘情境,烘托氛围。
以上织体适用于绝大多数的4拍子抒情歌曲,左手低音出现在强拍或是次强拍上,右手半分解和弦音交替出现,这种律动符合4/4拍子的强弱规律,也较为简单、容易操作。例如《春晓》《采一束鲜花》《童年》《送别》《月亮月光光》《小小少年》《白桦林好地方》等等,都能采用上述织体来伴奏。
与半分解和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分解和弦的伴奏,如上图所示,同样以四拍子为例,例举了四种常用织体。从音型上模仿了如吉他、竖琴般的拨弦;从听觉上来说,分解和弦会比半分解和弦更加轻盈灵巧。将伴奏的任务交给左手,右手来弹奏主旋律,适用于教授新歌时辅助孩子们找准音高,更快地掌握歌曲。如果执教老师有着599以上的钢琴弹奏能力,完全可以将节奏型从八分音符变成更加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在歌曲副歌时将情绪推动起来,那么歌曲的层次就更加丰富了。
虽然抒情歌曲以4拍子居多,但是教材中三拍子的抒情歌曲也出现了不少,如《大海》《美丽的黄昏》《雪绒花》《摇篮曲》等等,所以整理出以下四种织体以供大家参考。(3)号织体可谓是三拍子伴奏的“万金油”,无论歌曲速度快慢,在你拿捏不准该用哪种织体时,它总是不会出错,但也不能出彩。(1)(2)两种则更适合于抒情歌曲,空拍的出现为歌曲留出了空间,让人充满联想。
四、轻快类风格
轻快类的歌曲在我们小学音乐课堂上出现尤为多,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都很常见。节奏明快,律动活泼,曲式结构也较为规整,也常见于舞曲体裁。要求和声手法简洁, 多运用功能性和声, 和声节奏适当宽广 (通常在两个单拍子小节的长度) , 和声节奏要求体现对称性。
以上四种伴奏织体,就可以为二拍子歌曲轻松营造出活泼轻快的氛围。如《嘀哩嘀哩》《粉刷匠》《铃儿响叮当》《哦!十分钟》《剪羊毛》《军民大生产》等等,特别是第四种织体,跳音的连续上行,即像一只在枝头俏皮吟唱的小鸟、又像下课清脆的铃声、还像圣诞老公公来时令人兴奋的叮当声,顿时为歌曲描绘出了画面,变得生动形象。
如果说抒情的三拍子给人一种摇曳的梦幻感,那么轻快的三拍子会让人一听就忍不住跳起舞来。像《法国号》《我们大家跳起来》《新年好》《跳圆舞曲的小猫》等等。(4拍子与6拍子的伴奏织体可以参考2拍子与3拍子的织体,在此不再举例。)
五、小结
此文只将人音版教材中的歌曲大致分为三类,这只是大致的分类,不能完全涵概所有歌曲。伴奏织体的千变万化,文中不能一一尽数,但只要掌握规律,多实践、多探索,相信老师们定能提高即兴伴奏水平。以上是笔者对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的简单阐述,望能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葛世杰《钢琴即兴伴奏》
2、胡元峰《谈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中伴奏织体的分类》
3、姜泓宇《浅析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选择与运用》
4、吴溪《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