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王秀玲
[导读] 初中历史的知识点大多是需要学生记忆的,

        王秀玲
        青岛市城阳第二十中学   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初中历史的知识点大多是需要学生记忆的,但是教师错误的方法与学生不正确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只懂得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也便无法得到培养。历史教师若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方法

        历史学科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能够了解到国家的历史文化,拓展思维形成历史核心素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教学方法也没有随时创新,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整体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样的手段将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环节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因此这一环节的内容便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着历史教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内容时要提前深挖教材,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巧妙设计每一节课的课堂导入内容,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就能够有学习后续内容的欲望,就能够主动积极地思考历史知识。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分为故事导入或者古诗词导入。故事导入就是教师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将其在教学时分享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加有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武王伐纣、商汤和伊尹等历史故事,激起学生学习夏朝与商朝知识的兴趣,从而能够深入理解这节内容的历史知识。古诗词导入则是因为古诗词中含有的不同社会背景、历史现象,教师在给学生教学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导入学生熟知的古诗词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知识中的社会情况。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这节课中讲解宋末抗元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入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强化学生对这节历史课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1]。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在情境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创设情境时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获得满足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夏、商、西周所制的青铜器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青铜器制作的特点,了解古代文明蕴含的生命力,还可以将瓷器的制作流程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业繁荣的基础是什么,从而引出当时创造青铜文明的奴隶们的生活境况,将有关奴隶俑、记载奴隶价格的青铜器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毫无人性与残酷。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目前大多数教师都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方式能够让初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与研究,因此历史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串,然后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讨论中对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展开多个角度的思考,学生之间通过思维的碰撞,能够极大激起学习欲望与兴趣,然后学生在这种模式中便能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与历史文化[2]。例如,教师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怎样评价金字塔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最终获得答案的过程,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去主动了解相关的知识并深入理解,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开展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初中历史的教学不应当只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那么简单,教师还应当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在结束课堂教学后利用课外闲暇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爱上历史这门学科。教师可以选择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现实中的历史,增强知识记忆。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历史知识竞猜、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更好地运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效率,还会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在教学时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体验到历史知识带来的乐趣,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充分的创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新起.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亚太教育,2020(22):65-66.
[2]旦知加.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亚太教育,2020(5):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