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王文娥
[导读]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是提高自身地理学习能力的关键

        王文娥
        宁夏海原县树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邮编755208
        摘要: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是提高自身地理学习能力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学习进度与质量。因此,教师应加以重视,并以不同的方法培养初中生读图分析能力,助力其高效学习,将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大幅度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与地理学科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初中地理学科中读图分析能力培养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分析能力;培养
前言: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开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其思维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培养初中生读图能力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理与地图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支撑。故而,若想让初中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教师应以多种方法加以培养,为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打好基础,让地理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重视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学科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地图对于教学的作用,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初中生科学化的引导,在充分掌握其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初中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然而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由于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通常理解起来稍显吃力,故而,教师应以更直观、形象的方法,降低初中生的学习难度,助力其高效学习,让初中生能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地理教学通常极为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那么教师就应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初中生建立生活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加上初中生的理解,能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疆域》一课,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地图教学,并对初中生读图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在读图的过程中应让初中生对国家领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明确且熟悉领土疆域面积,并需关注一些重要的山脉、湖泊、海洋等区域及边界处的重要地理参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初中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交流与探究,将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使其在交流中互相分享体会与心得,有利于强化初中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加深记忆。同时结合实际生活,让初中生在读图的过程中,寻找生活中较为常见且典型的地理位置,如山脉、江河湖泊等。不但能将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融入到高效学习中,还能达到培养初中生读图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促进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二、融入信息技术,将读图教学转为智能化
        在初中地理学科学习中,多数学生读图与分析能力较差,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空间感,且对某区域的平面图转化能力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地理教师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作为辅助,从地图上将要学习的某一区域提炼出来,并利用微课、电子课件或PPT等形式展示地图,同时利用闪烁点或添加色彩等多种功能对某区域地图加以强化,以加深初中生对于地图的记忆。这样融入信息技术,不但能将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投入到高效学习中,还能将读图教学变的更加智能化,让初中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地图上的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以达到培养初中生读图分析能力的目的,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进而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与逻辑思维能力,构建高质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
        例如在《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课,其中在学习日本相关地图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播放微课视频,将日本在亚洲具体的地理位置展示给初中生,并将其从整个板块中提炼出来,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了解日本领土构成。再将日本各个岛屿位置利用闪烁点或色彩添加等功用加以强化,利用PPT讲解日本多火山及多地震的原因,并模拟板块具体的运动过程,让初中生能够更清晰的掌握地壳运动的原因与过程。还可以将日本一些著名城市的位置用地图进行展示,以强化初中生对地理位置的了解与记忆。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培养初中生读图分析能力,进而促进其学习质量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细化读图步骤,让学生养成良好读图习惯
        在开展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读图步骤细化,逐步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①带领初中生区分地图上的各种名称,比如等高、等温线图,或气候分布图等,让初中生能够快速在脑海中找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②读懂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比如地形统计图中,往往会呈现出一些由比例尺与图上距离而计算出的实际距离的形式,让初中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地理模型。③地图中标记的方向,让初中生能明确四个方向,对地形、地势的分析有重要作用。④学会查看地图上的图例,比如植被、动物、温度图例等,有助于初中生判断地图区域气候与地理位置等,从而对地图所示区域能够有进一步探究。当初中生掌握读图步骤,就能结合地图中给出的全部信息,对相应的题目进行解答,长此以往,就能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初中生读图分析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其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让初中地理教学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课,教材给出具体的地图,目的是让初中生通过读图与分析,学会观看等高线,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同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出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而初中生在掌握具体读图步骤的情况下,就能快速在脑海中找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将本课相关内容与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长此以往能够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对于后续学习将是一大助力,进而提高初中生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促进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总结: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融入信息技术,让读图教学变的更加智能化,同时细化读图步骤,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助力其高效学习的同时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进而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促进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娟.初中地理教学中读图分析能力的运用[J].新课程,2021(8):205.
[2]裴永刚.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0,22(3):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