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珏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 21402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写作技巧,促进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主要指通过图表的形式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学习英语写作知识,构建相对完善的写作思维体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写作 应用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英语语言输出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需要全面掌握的核心能力。学生通过日常词汇、语法积累素材,在写作时可以行云流水,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富有情感,对于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度,注重思维方式引导,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方式,可以降低英文写作难度,以导图框架为写作思路,构建写作大纲,使学生清楚地了解针对主题应该写什么内容,快速抓到写作重点,提升写作水平。结合写作教学特点,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以直观形象为学生解答写作难题,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和思考范文的结构亮点,促进其整理优秀文章的长处,从而不断地进行积累,有针对性地丰富写作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内容,传授更加科学的写作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利用思维导图能够丰富写作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作文的关键词扩展写作内容,通过词语想象、句子拓展和延伸的方式构建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提高作文的吸引力。另外,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关键信息的提示和发散,促进学生的大脑能够实现更加自由的发展,构建更多的新知识,以此来推动习作教学,将阅读和写作充分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写作要求进行对比,也可以将写作思路、思想等进行提炼,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作文结构,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一)联想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学生展开英语学习活动的基础即为单词,单词学习针对学生而言,并未具备较大难度,但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而学生英语单词的掌握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学生词汇记忆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完成单词的学习,实现自身词汇量的拓展,还可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借助此种英语学习方式,可实现单词的轻松掌握,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如教师讲述“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先对写作目标加以明确,即学生可借助Carlton time及Story time的学习,流利地展开对话,完成对话的编写,要求学生借助英文写作的方式,介绍自己每天如何上学,为实现写作内容的流畅表达,学生则需对怎么去学校的过程加以清晰描述,为此,学生词汇的记忆及积累尤为重要。本单元中所涉及的单词包括学生生活、上学中所接触的交通方式如taxi、bus、bike等。传统教学模式下,此类单词的学习过程多为枯燥乏味的,学生针对单词记忆活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加以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交通工具的图片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帮助学生对与之对应的单词加以寻找,借此还可帮助学生对单词的拼写方式形成清晰且直观的了解,借助图片的引导,学生还可在自身脑海中对所学单词自动总结归类,借助单词的记忆,推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借此还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由此可知,教师在展开英语写作训练时,应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作为重点,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强化英语单词记忆,推动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写作支架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词、句、文三者相结合的原则,设置不同的枝干来为文章内容作理论支撑。例如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写作,或者是用不同的句型来进行表达,不仅能够丰富作文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运用句子的能力。例如以My favourite festival为例,首先可以列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然后具体列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最后由中心词出发,引发出该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所要吃的食物,以及该节日的意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质量,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参照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认为写作不再是难事。
(三)利用思维导图增加写作深度
思维导图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利用思维导图的层次性能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写作的深度,避免浅显地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多层次关系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其构建更加系统化的写作思路,逐渐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先制作思维导图的初版本,再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激发,让其对思维导图进行不断补充,尤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去思考,以此来提升作文的深度。比如,在叙事写作中,通常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when,where,who,what,how五个维度绘制思维导图,提高作文内容的丰富性。比如在写我的假期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确定写的时间,如果是即将到来的假期,那么写作时需要用到的时态就是未来式,比如“I want to go to Beijing,I want to…”如果是已经过去的假期,就需要用过去式,比如“This summer vacation I got a pare-time jib in a snack bar…”而如果是简单介绍一个节日,就需要用到一般时,比如“Chinese new year is coming and my family is very busy.It is because it is very special and important…”因此在构建思维导图时,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教师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写作角度表现出来,也能够避免学生在写作时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巧妙利用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把握教与学的契机,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创新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的需求增添有效的教学元素,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于路.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分析[J].校园英语,2020(45):127-128.
[2]陈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0(43):104-105.
[3]邱丽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