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活动,培养文化品格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蔡霭华
[导读]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英语起到一个中国与世界相连接的桥梁作用。

        蔡霭华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莲阳中学    广东省 汕头市  515834
        内容摘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英语起到一个中国与世界相连接的桥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真正的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提高。这样才能丰富课程,开阔学生眼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课堂、核心素养、文化品格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以下阐述我在进行人教版初二下册Unit2 I w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  Section A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
        首先通过询问他们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们了解社会上一些志愿们进行的活动。
        T: Who are they?
        S: They’re volunteers. They usually volunteer to help others.  
        T: How could we help people?
        S1: We could clean up the parks
        S2: We could help sick people in the hospital.
        S3: We could help plant trees.
        其次在接下来的听说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交流中逐步把英语日常化。
        活动一:1a 看图说说你能在哪些方面帮助人。学生讨论后会写下:
    ① Help to plant trees by the river.  
    ②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  
    ③ Visit the old people in the old people’s home.  
        ④ Help young kids to learn English.
        引导学生思考志愿活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善小也可为之。
        活动二:1b 听录音排序。

这部分排序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前面志愿活动的基础上,注意关键信息就可以解决。
        活动三:1c练习对话,再利用图片信息编造对话。
        在前面几个活动的过程中,多媒体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有部分学生本身就是志愿者,图片展示也有他们的身影,这有利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志愿者的快乐。教师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多说多练,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教师在期间稍微加以指导,促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有进一步的提高。
        活动四2a&2c:这个听力活动是讲一组学生计划一个城市清洁日,要求对他们怎么做进行排序,并且进行语言上的应用,填入听到的短语。最后利用2a和2b的内容编对话。
        活动五:2d角色扮演,通过两人的对话,把到老人之家的志愿活动描述出来,进一步把乐于助人,关爱老人的精神带给学生。
        在这两个活动中需要进行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方面的渗透。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文化品格的培养,提醒学生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及人手,遇事不拖延,这样才能及时完成事情。同时提醒学生热爱公益事业,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我们都会老去,也希望有一天有人温柔的对待我们如同当初我们温柔待人。
        在课堂上,课堂是师生合作的主阵地,教师应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过去,上课的形式大都是老师不停地说,学生不停的记,说也只是就课文内容机械的读。确实效果并不好,因此,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开口,多提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多做些练习,课堂效率就会高很多。不经过训练,就达不到目的。当然我觉得光练也不行,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其所用,用其所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输出,是能极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那如何通过有效的交流来提高呢?我觉得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首先要learning by doing。我就这个志愿者话题进行拓展,布置学生课外进行一次志愿者活动,如到当地的敬老院服务或者进行社区服务。还有更为重要的是learning by teaching。我要求学生把所学所做的内容在课堂上反馈,去讲给其他学生听,一方面让同伴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临场发言能力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提升,知识点如何进行承上启下,如何表达才能让其他同学听懂,如何制定计划才能让其他同学接受,如何增加互动等等。有些不足,都是在输出时可以改善的地方,也是短时间内能提升的地方,如果不去教别人,学生们是很难意识到这些的。learning by doing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75%,而learning by teaching的效果可以高达90%。这样不仅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也让学生不仅仅只是提高了听说能力,还实现了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让学生思考将来可以用英语去做什么事情,比如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帮助他人或者进行跨国的志愿者服务等等。这样的英语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是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存在的,是不可丢弃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真正的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海亮,杨光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