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熊艳
[导读] 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道德、理想的人

        熊艳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214177
        摘要: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道德、理想的人,不仅能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而且能使其健康地成长,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课程改革环境下,初中德育与法治教学也应紧跟改革发展的步伐,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
        强调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本文分别从设定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多样化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搭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实施角色表演情境,提高教学实效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
        一、设定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要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必须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问题情境的展开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现象。
        例如:以《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利用以下问题情境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尊重别人?如果你遇到不文明的行为会怎么办?关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大家怎么认识?如何理解"尊老爱幼,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怎样讲道德?"透过问题情境的探究和分析,使学生懂得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交流、探究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包容别人,学会欣赏别人,使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与我们成长发展的关系,在强化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更具时政性、趣味性和深刻性。
        二、构建多样化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引导心法倡导课堂犹如一个舞台,从教者只是平台的搭建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舞台的表演者。引导法倡导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体验成功,将德育与法治的课堂还给学生。从教者也能进行主体性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每节道德与法治课上,可留出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播报,每节课请出一位学生,虽然仅仅几分钟,但此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事先认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做成幻灯片或其他形式,不断修改、磨炼,最后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动性。
        三、搭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德育与法治课教学本身就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学科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自己思想的深化,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这一教学手段,在生活情景再现的过程中渲染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例如:以《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经历来表现每天的活动,在这种生活情境的展开中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比如,情境一,我们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情境;情境二,我们可以让学生创造出父母一天的生活活动;情境三,我们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一天的娱乐活动,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再现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下面的内容中展开学习: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有什么联系?构建这种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教材知识的亲切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提升,从而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四、借助角色扮演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若有效将角色表演情境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能有效改变以往思想政治课堂枯燥乏味之感,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感知。故而,为了突出情境的真实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该教学模式,使学生融入角色,亲身体验新识,领悟其学习意义。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更替,经常会挑选一些学生担任角色,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法律的内容。又如,对于"探寻奇妙生命"一课的学习,生活本身就是抽象的,老师选择了与生活最接近的一种,母亲和孩子,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母亲从怀孕到长大的艰辛,让孩子深切体会父母的艰辛。
        总而言之,初中德育法治课堂是促进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积极探索更可行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组织建设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更好地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简述了建设高效课堂的策略,以期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郭小艳.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思考[J]. 新丝路:上旬, 2020, 000(005)
        [2] 杨晓义.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 20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