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复习中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宋颖谋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制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

        宋颖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中学 255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制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初中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法制观念。但是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低下,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时政新闻,帮助学生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下面,笔者就将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将时政新闻有效地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复习之中。
关键词:时政新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复习;应用
前言:
        初中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接班人,其道德品质修养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将来的命运。但是在事实上,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心理上开始追求个性和独立,行为上表现出叛逆期的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会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无法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全的法治意识,甚至会由于思维的叛逆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丧失美好的未来。这显然不是教师想要看到的,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时政新闻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课程的学习和思想品质的培养。
        一、设计时政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只是单纯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忽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 生活性特征,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学生实际的生活割裂开,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转变为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致使学生觉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和理论较为抽象,课程教学的内容较为枯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学生无法在课堂之上集中注意力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知识点,也就更谈不上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素养。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对课堂产生充足的兴趣,就应当在教学环节正式开始之前,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单元的实际教学之前,就可以通过时政新闻,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为了帮助学生在完成课程内容学习之后,能够理解和明白接收教育的额意义,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珍惜收教育的机会,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未来学习生涯中,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受教育情况和学生接收教育的环境,尤其是为学生播放非洲贫困地区以及战乱地区的儿童入学率,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资源。通过这些地区与学生所处环境的对比,表现出受教育机会的难得,表现出学生能够在明亮教室内 安心学习的来之不易,从而完成对这一单元教学内容的导入,学生也能够在教师播放这一单元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出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为教师后续的教学高效性提供前提和保障。
        二、合理选择素材,突出教学主题
        为了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时政热点以及时政新闻,并将其按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分类以及整合。

但是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之上,大部分教师会忽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时政新闻的融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对课程的主题以及中心思想有深层次的理解,学生仅仅只能在教师的灌输下,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只能够满足考试的要求,而无法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在教师合理选择的时政素材帮助下,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时政新闻,加强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课程主题的体会,学生 也能因此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将知识熟练的运用,在体会课程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育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法治观念。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做负责任的人》这一节的教学实践当中,就可以通过时政新闻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在教授这一节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物和事例进行收集,教师再将学生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分类。在上课时,教师将整理出的人物和事例在课堂当中进行展示和讲解。此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当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故事,为学生分享这些人物是如何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完成对这一单元主题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深刻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负责任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负责任的人,从而加强对“负责任”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还能再教师的时政新闻的分享过程中,向其中的先进人物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
        三、引导学生讨论,深化材料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采用课后习题这一模式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虽然能够在教师讲授课程的帮助下,正确解答出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但是学生只能够机械式地搬运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并不能够将知识点活学活用,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丧失学习兴趣,会认为只要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记住就能学好这门课程,从而无法有效完成初中道德与法治对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和法治观念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因此,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程学习知识点,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主要内容之后,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根据课程生学习的知识点,对时政新闻或者时政热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在讨论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例如,教师在完成初中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环节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单元的内容和主题,选择时政新闻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对立的小组,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学习的知识点,讨论时政新闻热点。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充分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充分认同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要遵守规则。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彻底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身的规则意识。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法制观念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些内在品质能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有持续性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有效利用时政新闻和时政热点辅助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和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制观念和培养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而如何有效做到这一点,如何将时政新闻有效应用到教学环节之中,需要初中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郭玉珍.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9(4):59-60.
[2]陈唐文.基于时政新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21(7):61-62.
[3]佟晖.时政信息与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整合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