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吕冠男 卢艳丽
[导读]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高中生物教师想要突破桎梏

        吕冠男  卢艳丽
        富锦市第三中学    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当前教育环境中,高中生物教师想要突破桎梏,就要从自身入手,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吸收新教育理念,养成新教学思维。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学习自由,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另外,教师需要思想与动作同步,在教学中真正地重视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更多理论知识。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有效途经
        引言
        高中生物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中,应立足于新课改,在教学中反思,总结,提取传统教学精华,去除教学糟粕,以此来开展高效生物课堂。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维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模式与质量。虽然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与时俱进,吸收新教学理念,但仍有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教学思维未转化。以往课堂中,课堂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标准不符,部分教师未转换思想,从而导致学生主体地位未确定,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不足
        高中生物学科与数学、语文等学科不同,这一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践能力。但就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投入的精力较少。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考试中理论知识占比较大。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将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设定为总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考试内容为主,一切为考试服务。此背景下开展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集中精力开展理论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开展实践教学。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理论知识学习固化,理论与实践无法联系起来。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根据教师的讲解,掌握教师标注的重点知识即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不需要学生思考的,只需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犹如傀儡,缺少自我意识,学生只是按照固定模式在学,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学习兴趣降低。久而久之,学生将学习当做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无法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阻碍作用,教师必须要改变此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一)转变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加快自身学习新理念的速度,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做教学中的引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促使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中的指路明灯,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自主性,只有学生主动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二)加强实践教学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这一学科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需要动手实践的内容。学生通过实践,既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鉴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教学精力一分为二,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位置上,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是突出问题,教师应提高对此问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1)合作教学
        在生物知识学习中,学生独立学习遇到的困难较多,问题解决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当多个学生一起学习,则思路更加宽广,学习效率更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模式,将班级同学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例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在学生对植物生长素知识点有基本了解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探究学习,设计实验。从实验设计到实验落实,最终的实验现象总结,小组学生始终是在一起的,在彼此的磨合中,学生之间的情谊加深,同时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彼此扶持,共同成长。
        (2)情境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愿意学习,喜欢上学习。例如: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课程学习中,教师用语言描述环境破坏的危害是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的,但教师若是播放视频,通过直观的图片、画面等内容来进行环境破坏前后的对比,则能够给予学生较强的冲击。环境被破坏,对人类以后的生存有着不利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环境被破坏之后所带来的各种灾害,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在不保护环境,以后人类很可能无法继续生存。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文字内容转化成动态的图片、音频等,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愿意学习,能够主动学习。
        (3)探究教学
        在生物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自发对知识进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模式。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需要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分寸,若是引导过度,则失去了学生探究的意义。同时,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符合教材内容,紧扣教材知识点,做有意义的探究,才能实现探究的目的。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的主动性会提高,能够在探究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长此以往,不用任何人督促,学生会自动自发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工作实行中,各学科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观念,都不再适用,在这一背景下,教学改革工作必须要尽快落实。在众多学科中,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生物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转变,采用新教学方法,开展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方春女.高考.2020(22)
        [2]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做法[J].张淑霞.课程教育研究.2020(05)
        [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探讨[J].刘洪琦.智力.20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