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耐力跑的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李龑
[导读] 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在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李龑
        杭州市大关中学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在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其中,耐力跑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不仅会考察学生的身体耐力,还会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耐力跑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树立阳光、自信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体质。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生耐力跑的教学效果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耐力跑;教学效果;提高
前言:
        耐力跑是一项有氧运动,主要是指学生进行800米及800米以上的长跑运动。耐力跑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在运动中不仅会锻炼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还会促进学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教师在体育课上开展适当的耐力跑训练,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不仅仅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的。在长跑过程中,磨练的是学生的意志力、忍耐力,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养成坚忍不拔、自信阳光的性格。
        一、传授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训练效率
        耐力跑是一项考验学生生利、心理的运动,很多学生“讨厌”这项运动。在实际的体育课上,一些学生为了逃避耐力跑训练不惜向教师撒谎,编造各种理由不去参与运动。其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不会正确的跑步姿势,在跑步中生理上、心理上都受到“折磨”;二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分析这两个原因,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是主要原因,只有掌握了运动的核心要点,运动起来才能游刃有余,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亲身示范耐力跑的正确跑步姿势,并且向学生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同学们,我们在耐力跑的中期,总是感觉呼吸困难,头晕目眩,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我们虽然是一项长跑运动,但是我们并不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那个运动,最主要的是要要成自己的呼吸节奏,让自己的身体适应跑步的节奏。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很聪明的,当我们在跑步中长时间利用一种呼吸节奏时,呼吸系统就会把这种节奏牢牢记住,在后续的运动中继续保持这种节奏。我们在呼吸时,切记不要用嘴大口呼吸,而是要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不要把你的嘴巴紧紧闭上,要保持呼吸中的律动。”。教师在讲解这些的时候,也要配合身体的动作,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呼吸方式,让学生在原地进行模仿练习。
        此外,在耐力跑结束时,同学们不要马上停下来,因为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跑步的那个呼吸节奏,我们的心肺功能已经形成记忆,如果你自己停止,会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产生伤害。正确的方法是先慢走一会,调整自己的呼吸,尽量采用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慢慢恢复平静。


        二、分层次开展教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状态
        初中阶段,每个学生因为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不同,每个人的运动能力也具有差别。在进行体育训练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歧视、不放弃运动能力差的学生,通过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训练。利用分层次教学,不仅可以让运动能力较弱的人快速成长,提高个人运动水平,也可以让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更上一层楼,继续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把学生划分成甲、乙、丙、丁组。甲组对应的是运动能力较强,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乙组对应的是具有良好的运动基础,但是运动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丙组对应的是运动基础较弱,体能素质较低的学生;丁组对应的是身体协调性较差,身体素质极差的学生。划分小组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分层次训练,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知不同的训练任务。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体能训练项目,拔高学生的训练难度;对于运动基础较好,运动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来说,重视他们的常规训练;对于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专门安排一些基础能力训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有耐心,从一些基本的运动项目着手,让他们先加强协调性训练,可以借助一些运动器材,逐步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不论是哪一组的学生,都应该被尊重,都值得教师认真对待。通过分层次教学,可以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能的学生都能获得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提升个人运动能力。
        三、设计课堂游戏互动,增加训练趣味性
        耐力跑是一项“枯燥”的体育运动,如果仅仅进行跑步训练,很多学生难免会觉得无聊,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利用一些游戏互动增加课堂乐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体育训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热身操”、“蛇形跑”、“接力跑”、“喊数抱团”等活动。首先,在课堂开始前,为了保证本节课的安全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下跳“热身操”,教师喊口号带学生做操,帮助学生拉伸四肢,活动手腕脚踝,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经过活泼有趣的舞蹈后,学生们进入到课堂状态中,这时候就可以开展跑步训练了。为了让训练形式更加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蛇形跑”。即学生不是直线跑,在跑道上进行蛇形跑,绕过教师设置的障碍,这样学生在跑步中会增加很多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接力跑。把学生根据队列分成几个小组,设定起点终点,每一个队伍最先完成接力就是获胜队伍。在接力跑步中,学生可以训练下肢的运动能力,增加肌肉力量训练,还有利于学生肺活量训练。利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训练中。
总结:
        总的来说,耐力跑是一项综合性运动。教师在体育课上开展练习耐力跑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传授呼吸方法、开展游戏教学、进行分层次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从而提高耐力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甘柳儿.提高初中学生耐力跑水平的几点做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1):37,39.
[2]周烘生.关于初中体育中长跑耐力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