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推进劳动教育活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刘超
[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刘超
        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中心小学,514130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的发展,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学校教育的劳动教育难以有效落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应试教育制度下,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劳动实践的重要性;其次是劳动教育客观条件不允许,学校没有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本校就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质量为教学目的,将依托本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来推进劳动教育活动。
        关键词: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活动;依托;推进
        劳动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并培养坚韧的做事习惯。因此在本校实施劳动特色教育,响应社会对人才劳动意识的要求,并依托本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来落实教育。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教师可以有效落实劳动教学内容,学生真正从实践上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并从中感悟劳动的价值。本文就以下内容探究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来推进劳动教育活动。
        一、劳动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劳动教育主要是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依托“校企合作,学校基地+校外基地”模式,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中坚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
        二、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本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均具有劳动经验,所以可以成为学生的劳动教育的指导老师。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可以选责任心强、劳动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劳技总辅导员,班主任兼任劳技辅导员,同时聘请校外基地的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中落实学校劳动教育。与此同时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还将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在学校和家长共同培养下,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劳动氛围。
        一个良好的劳动氛围的创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例如在家庭里家长要对学生灌输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比如春耕秋收过程、家庭家务等等。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的作用,以班级的形式认领一个劳动小基地,班主任合理分配班级成员来管理劳动小基地,以集体荣誉观念推动学生去劳动。

内外联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建立一个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无形中渗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创设劳动实践的机会
        劳动实践机会才会真正推动劳动教育重要环节,所以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基地的全过程性劳动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重实践的意识。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引导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良好的劳动实践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家庭生活中以及学校教育中来充分提供老师实践机会来充实学生的劳动生活。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来创设一些有趣的劳动活动,比如培育蔬菜、种植水果、养殖家禽等等。这一些基础劳动实践活动可以长时间内带动学生充分融合劳动活动中,提高个人的劳动责任意识。比如种植水果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种植一棵属于自己的果树,并在接下来果树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加以关注和照顾,这一个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养成劳动意识以及劳动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
        四、以劳动教育活动来育人
        劳动教育活动的实践是关键环节,但是最后升华劳动活动的感悟和收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各班要积极开展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实践活动,进行劳动技能竞赛活动。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劳动基地、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校外基地)等等联手,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长知识,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到学校后山的劳动基地参观果园,组织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除草、施肥、摘柚花等劳动体验活动,学生们学有所得,劳有所获,他们都认为上劳动课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劳动最光荣。
        劳动不仅仅是一个实践过程,从实践过程有所感悟是劳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定期根据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举办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感想。再或者教师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从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来获得学生的劳动态度。通过以上的反馈来调整劳动教学内容,并有目的性地调整学生的劳动错误观念,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推动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健康发展。
        依靠劳动基地建设来完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学到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得到劳动教育,体验劳动生活,享受劳动成果。走这一特色发展之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劳动生活,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1]潘卫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探究[J].中文信息,2020(8):62-64.
[2]陈胜迁,魏红伟.基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文渊(高中版),2020(7):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